艺术世界 2016年4月306 期

群体生活

栾志超|策划、责编

尽管有悖于那个召唤个人主义的时代,也尽管历史更多记住个人,群体和画会在 1980 年代成了中国当代艺术的时代现象,自“星星”之火延至全国,大多独立创作一起办展,在 1985-86 年间达至顶峰,又接着 89 现代艺术大展对当代艺术的正名及随后的政治风波而渐渐沉寂。随着官方对当代艺术的承认和走出国门的政策、艺术园区的兴建和市场的繁荣,合作形态的小组又渐次萌生。本期“群体生活”勾勒这一历史概况,摘取 16 个或成为研究标本或正摸索前行的个案,以小组为横截面观看中国当代艺术的发生和发展,社会与政治文化生活的变迁,集体与个人主义在不同境遇下对思维及行为模式的影响,创作媒介与组织方式从单一到多元的发展,小组从时代选择到一种自我实践和组织方式的更迭,小组身份认同从创作认知大于政治主张及地理区域的转向等等;也呈现群体作为一种主体身份选择及实践方式的特质,如与官方主流保持距离,在特定生存环境抱团取暖,艺术个人性与群体集体性间的矛盾与平衡,友谊的达成与异见的永恒等等。这些变与不变构成了中国当代艺术的文献与现实,或许能为资本主导、无假想敌的虚空当下提供生存所必须的真实。

专题
17 无名画会| 1975
19 星星画会| 1979
25 北方艺术群体| 1984
30 新具象/西南艺术研究群体| 1985
36 “池”社| 1986
41 厦门达达| 1986
45 W.R 小组| 1987
50 新刻度小组| 1989
56 大尾象小组| 1990
60 自由电影| 2000
68 绿校| 2002
71 阳江组| 2002
76 N12 | 2003
80 鸟头| 2004
83 政纯办| 2005
86 双飞艺术中心| 2008
89 阅读
事件,沉默和喧嚣——《杜尚之后的康德》阅读札记
97 动态
* 上海 约翰·莫尔绘画奖(中国)2010-2014 历届获奖者作品巡展
* 上海 格物
* 上海 洗牌——2016 青年艺术项目
98 展评
[纽约|厨房] 从极简主义进入运算法则
[纽约|纽约瑞士中心] 淡入:国际艺术画廊-日
[伦敦|白教堂画廊] 电子超级高速路(2016-1966)
[伦敦|泰特美术馆] 镜头前表演
[韦克菲尔德|韦克菲尔德赫普沃斯美术馆] 大黄三角及其他故事:马丁·帕尔的摄影创作
[北京|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 艾默格林与德拉塞特:好博
[北京|香格纳画廊] 梁玥:间歇性
[北京|当代唐人艺术中心] 刘雨佳:眩晕
[上海|LEO XU PROJECTS] 林明弘:今日故事
[上海|chi K11美术馆] 我们:一个关于中国当代艺术家的力量
[上海|东画廊] 弥生 | 曲丰国个展
[上海|上海油画雕塑院美术馆] 退而瞻远——石至莹、谢帆、闫冰三人展
120 展讯 & 出版物
122 书评
《一公分:刘小东日记》:《行动的绘画》之后,为什么还需要《一公分》?
123 做书
寻找仍然活着的书,寻找打开世界的新方式
127 人物
135 幕后
色影无忌·中国新锐摄影奖——一份关于新摄影的待观察报告
» 返回期刊列表

首页 | 关于我们 | 读图 | 订阅 | 广告及活动合作 | 活动 | 零食 | 联系我们

This site uses JT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