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意大利到月亮


费德里克·费里尼,马塞罗·马斯托罗安尼,《八部半》(Federico Fellini & Marcello Mastroianni, 8 1/2) MAMbo 现代艺术馆|图片提供

(顾盼|文)电影《八部半》(81 / 2)的拍摄片场,导演费德里克·费里尼正在指导男主演马塞罗·马斯托罗安尼(Marcello
Mastroianni)那场潇洒奇幻的挥鞭戏。这部影射导演本人在创作瓶颈期纠结挣扎的“意识流”作品向来被人顶礼膜拜奉为经典,影片里那些错乱交织的现实和想象、暗藏玄机的隐喻虽然不太好懂,但一个个生动鲜明的人物和荒诞怪异的场景足以令人意犹未尽回味无穷。今年正值费里尼的另一部经典《甜蜜的生活》(La Dolce Vita)上映 50 周年,展览“费里尼,从意大利到月亮”通过大量费里尼的创作手稿、颜色鲜艳的以肥硕女人为主角的漫画和片场记录,回顾了这位天才导演将梦境付诸于大屏幕的 40 年电影生涯。(时间:2010 年 3 月 25 日~2010 年 7 月 25 日 地点:意大利博洛尼亚 MAMbo 现代艺术馆)

昔日的誓言 1951~2010


莱萨·帕里波维克,《NP77》(Neˇs a Paripovic, NP77) 蓬皮杜艺术中心|图片提供

(刘焰|文)德国哲学家本瓦尔特·本杰明认为历史是一系列缺乏连贯性的事件,并不是一个线性的连续进程。这个观点似乎尤其适用于近六十年来的东欧艺术史。柏林墙已经倒塌二十余年,而围绕东欧/西欧这组命题的反思却从来没有停止过。目前,巴黎蓬皮杜艺术中心以东欧破碎的艺术史为主题,展出五十余位东欧裔艺术家约 160 件艺术作品,在向西方观众介绍陌生艺术家及其创作理念的同时,揭示出东欧艺术创作对国际现代艺术创作的影响。参观者不难发现,东欧艺术家所关注的主题,例如个人与集体、政治与艺术、乌托邦与现代性、女性与女权、传统与未来等,恰恰是今天现代艺术创作最重要的命题。(时间:2010 年 4 月 14 日~2010 年7 月 19 日 地点:法国巴黎 蓬皮杜艺术中心)

梦想开拓者


时晓凡,《上海旧梦》 克丽丝汀·迪奥(中国)|图片提供

yu@n|文)象征“祖国未来花朵”的少女合唱团成员、身着工作服的纺织厂女工、上海滩的天涯歌女、戴着校徽的有志青年,还有别着大红花的某机关先进工作者,这些典型的中国人形象与身着 Dior 高级定制时装的外国模特被放置在同一个历史舞台上进行展示,这就是 70 后摄影艺术家时晓凡镜头里的“上海旧梦”。之所以将这两种元素结合在一起,是因为在他看来,身着 Dior 的人和普通的中国人都是满怀梦想的开拓者和艺术家,而正是这些人创造了近一个世纪的华丽。近年来,高级时尚品牌频频拉拢中国当代艺术“入伙”,面对这种催化式的认可,寻找时尚(消费意识)与艺术的结合已然成为了不少中国艺术家的思维定势。(时间:2010 年 7 月 1 日~2010 年 7月 12 日 地点:中国上海 世博园法国馆)

林茨 超级 分支


犬吠工作室,《林茨 超级 分支》,2009(Atelier Bow-Wow, Linz Super Branch , 2009)Höhenrausch 展,OK 现代美术中心,林茨(Höhenrausch,OK Offenes Kulturhaus Oberösterreich, Linz)犬吠工作室|图片提供

(小山 Hitomi|文)人们游走在建筑屋顶上空的木质桥梁上,鸟瞰由整个天空与城市风景构筑的艺术空间,不仅能将从未体验过的奥地利林茨新貌尽收眼底,还能感受到原本死板沉闷的河港在一瞬之间变得活力万分。这就是犬吠建筑工作室的冢本由晴和贝岛桃代创作的《林茨 超级 分支》,他们认为建筑应该是向普通民众开放的多元分享空间,而不是让权贵独占的私人后花园,因此这个形似工程脚手架的空中桥梁被运用到了他们的最新创作中。徘徊在桥梁之上,你可以忘却所有尘世的烦恼,无论是汲汲营营的日常生活,愈演愈烈的工作压力,还是日渐增长的不安全感,都可以被抛之脑后,也许这就是犬吠工作室所坚持的“微公共空间”的题中之义。

临时建筑


让·鲁维尔,《蛇形画廊新馆》(Jean Nouvel, Serpentine Pavilion)蛇形画廊|图片提供

(唐克扬|文)蛇形画廊找上了著名的法国建筑师让·鲁维尔设计今年的画廊新馆。对于这家画廊而言,这是一个已经持续了十年的特色节目,即使不是什么大动干戈的营建,近年的经济危机还是让他们的这个小计划捉襟见肘。为了补足这个项目多达六成的资金缺口,从画廊的关系户到著名的工程公司 Arup 都出了不少力—或许也正是因为这种有广告之嫌的操作背景,有人评论鲁维尔的这件作品并没有达到人们预期的精彩水平。然而,当建筑的鲜红色外观都能和英国风味的电话亭(传统上是红色的)联系上的时候,人们有理由怀疑这个相当简单的“临时建筑”是不是有点故弄玄虚,甚至像是一个设计学生的第一年作业般没有内容。不管怎么说,那个高高悬挑起的“凉棚”和斜插进矩形空间的方盒子还是有足够的震撼力的,它们的颜色和体量搭配在一起形成一种强烈的雕塑感,与静谥古旧的如画环境形成鲜明的反差。或许,单是这一点,就依然可以为这个软弱不安的时代带来新鲜的刺激和些许的慰籍。

首页 | 关于我们 | 读图 | 订阅 | 广告及活动合作 | 活动 | 零食 | 联系我们

This site uses JT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