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嘉辉,《我在一个房间里思考,与你所听到的那个不一样》(Samson Young, I am thinking in a room, different from the one you are hearing now , 2011)
(丁宁|文 Samson Young|图片提供)拖延症患者都有一个坏毛病,跟人约定时间后,总喜欢检查还有多少分钟剩余。在这个不断重复的动作中,他会耗费极为惊人的时间和精力,从而耽误本来应该完成的事项,最终非但无法准时,往往还迟到得特别离谱。大脑神经的集中与走神,在人类活动的稳定性当中反而呈现出一个偏执而颠倒的不可控状态,这在香港艺术家杨嘉辉对脑波音乐先驱阿尔文·路西尔(Alvin Lucier)致敬的最新作品《我正在房间里思考,与你所听到的那个不同》中体现得尤为明显。艺术家使用装置让两位参加者分坐两端,各自将一个感应器戴在头上,通过脑机界面,让人脑与外置设备直接沟通。他们必须静坐并保持注意力集中,这样才能以脑电波刺激感应装置,从而控制现场的打击乐器进行演奏。与此同时,若要刻意破坏这种和谐状态,参加者只需要转动眼珠,便可以使演奏停止并产生混乱的噪音。在整场表演中,参加者必须试图忽略所有现场的因素与观众的回馈,并试图在集中精力与放弃聚焦、在场与不在场的不同状态中来回穿梭,而这一切刚好谱写了一首充满神经焦虑与情绪释放的奏鸣曲。有趣的是,当表演者依靠聆听乐音的方式来判断自己脑力是否集中的时候,恰恰是其大脑开始失焦走神的预兆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