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社会里的人造山水 
申凡,《山水-9210-面-(92-10) 》,88.0×88.0 cm (35"×35")×19 Pieces,绘画装置,2011 ~ 2012,香格纳画廊|图片提供 (刘旭俊|文)居依·德波在《景观社会》里提到,全球资本主义是当代景观的始作俑者。金融业俨然扮演着这个时代的上帝,在经济主导一切的世纪,它无所不能地创造出了各色的人造自然。股票指数犹如层峦叠嶂的山脉,绵延在五大洲的重要角落。它们被冠以不同的名称,北美有道琼斯和纳斯达克,欧洲有伦敦,亚洲有东京和恒生,中国大陆有沪深。然而,一旦经济动荡,就会造成另一些灾难性的器官,指数像地震时的山体滑坡一样,还并发症地触动了全球金融海啸。 那些在海啸中游刃有余的金融大鳄,却在抵挡“占领华尔街”运动时狼狈不堪。不必把目光只锁定在遥远的华尔街,中国这边也是风景独好。沪上滑稽戏明星周立波在脱口秀里就曾说:股市低迷的时候,延中绿地的股指显示屏上全线飘绿,麻雀们不明真相地以为那里就是树林,像神风特攻队一样纷纷飞冲上去。结果显而易见,那就是集体阵亡。最后,周立波一语双关地感慨说:股市连鸟都玩,还让股民玩个鸟啊!
艺术家申凡的山水画与周立波的树林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不必讳言,资本才是我们的自然,那个被资本做成了山水的自然。申凡在一年前开始收集他的山水素材,从 1992 年上海证交所引入指数模式开始直至 2010 年的上证指数的曲线图。在这 20 年的时间里,股票成了最为靓丽的风景线,股民们无须跋山涉水,就能在股市上欣赏到散发着铜臭馨香的景色。它们绵延起伏,波峰与波谷交错呈现,兼具金钱诱惑与自然景色双重的迷人程度。
当然,无须因为用指数来模拟山水,就一厢情愿地当代艺术贴上人文精神的标签。所谓的我们离经济生活越近,就离自然山水越远,这只是对当代艺术批判资本全球化的一种幻想。毕竟当代艺术自身都是金融投资中的重要环节,它本身亦是可供消费的商品,又何必过分看重它对于资本的批判姿态呢?那不过是“打着红旗反红旗”的反向策略——通过反对资本主义来实现自身的资本化。
不妨就将它当山水看。佛家有云,人生境界无外乎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还是山的三重境界。或许,对于申凡个展的心态也应如此——看着山水一样的股指或者股指一样的山水,这种景观社会里的人造山水还是它自身。身处资本时代的当代艺术自身就是资本,指望后者对前者展开彻底的批判,毋宁指望一个人能够拉着自己的头发把自己丢出地心引力之外。(香格纳画廊 H 空间 2012年 4 月 16 日- 2012 年 5 月 15 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