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世界 2016年10月312 期
厨房

陈冰雨|责编

厨房是公众的“胃”。与厨房相关的当代艺术就厨房本义及其社会意义进行重新思考和提问:有的对食谱编排以及食物烹制进行个性化和具有想象力的探索;有的批判家庭空间里潜藏的性别压制;有的通过影像探寻厨房的仪式感或情感记忆;而当展览空间模仿厨房,也即借助人类的本能打破符号的壁垒,重新开启富于情感沟通的社会互动方式……食物与厨房这对亘古常新的主题在当代艺术里没有边界,走得更远、更深,也走向人类的开放与和谐。
[ 北京|当代唐人艺术中心 ] 赵赵
赵赵
中国北京|当代唐人艺术中心
2016 年 9 月 3 日 - 10 月 22 日

展览现场图,当代唐人艺术中心|图片提供
 
物件的故事

(夏笔|文)关于赵赵的此次个展在开幕前就已经有了各种耳闻,据说耗人、耗力、耗时、耗材。但对作品制作、形态,及呈现方式的想象直到展览开幕才清晰起来。展厅入口处墙面上的三十台电视循环播放《塔克拉玛干计划》的整个实施过程。按照不同的阶段和内容,这一过程被均切为三十等份各计4 分钟长的影像记录,更多传递现场感,而非记录感;同时也让观者体会到艺术家在制造这样一个事件,实施这样一次介入时所付诸的缜密计划和切实行动。这个项目始于 2015 年 10 月,艺术家和整个工作团队从北京出发,将一百千米长的四芯电缆和一台双开门冰箱运抵塔克拉玛干沙漠深处。生活区的电力经电缆传输至沙漠中心,给这台装满新疆啤酒的冰箱成功供电,并运行了 24 小时。尔后,所有这些物资又原路返回至北京。但艺术家并未将这些物资以原有的模样,或者说行动实施剩余物的模样进行呈现,而是将电缆按照冰箱 1.86 米的高度切割打捆,和冰箱一同在展厅中构成了一个长方体矩阵。

最里侧的展厅呈现的也是一件和新疆有关的作品。这个展厅被改造成了博物馆的陈设样式,1.5 米高的白色展台、玻璃柜面,以及排放整齐的刀具。这些刀名为英吉沙刀,是艺术家自 2009 年起开始的一个名为《刀》的收集项目,在新疆各地从不同的对象处收集到了逾一千把英吉沙刀,最终以博物式的方式集体呈现。

在与主展厅以玻璃隔开的小展厅中,陈列着艺术家另外一件名为《西装》的作品。这件作品源于一次因 D&G 西装而起的家庭内部冲突——儿子花费近十万元买下了西装,母亲则说只需三千元就可以做一件一模一样的,父亲因为昂贵的价格勃然大怒。事后,艺术家为母亲提供了物资,让其制作出一件一模一样的西装和商场买回的正品一同在展厅中呈现,同时展出的还有艺术家让父亲就此而写作的一篇名为《从一件衣服说起》的长文。

这些物件尽管在展厅中以固定的实体形式呈现,却无不有着广泛的外延。在少则几十天,多则近十年的创作区间中,不管是《塔克拉玛干计划》,还是《刀》,艺术家都在和不同身份、背景、民族的个体或机构沟通、交流、合作,艺术家这一身份也在这一过程中不断变更。美学和社会的维度、创作和介入的维度在这个过程中交织建构出社会的结构和逻辑。甚至是《西装》也以家庭这一社会最小单元勾勒出个体间、代际间的生活及价值观念差异,并以一篇长文勾勒出两个年代两种人的成长、遭遇和相处。历史的维度同样也印刻在《刀》上,折射出一则游牧民族和劳动工具的人的历史。尽管展览的呈现透出极致的克制和简洁,但每个物件都引向一则历时长远的个体的故事,稀松平常、普通无奇。
» 返回文章列表
我来说些什么
  昵称*
  邮件*
  主页
  验证码*

首页 | 关于我们 | 读图 | 订阅 | 广告及活动合作 | 活动 | 零食 | 联系我们

This site uses JT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