蔺佳|采访 香格纳画廊|图片提供 无论有多么善用易容术——素描、色粉画、白描水墨、报纸、拼贴、摄影、剪纸、烛光、手影戏——孙逊的动画就是孙逊的,一眼就能被人认出。这位出生于 1980 年的艺术家在尚未从中国美术学院版画系大学毕业之前,就开始身在曹营心在汉地做起动画了。打一出道,孙逊的动画就十分老成,他从来不屑于轻浮的、即时的、缺乏精确的话语。压抑而隐晦的呐喊犹如黑色上的黑色,平涂在气质凝重的画面上,而当这股力量透过纸背时,画就变成了刻。  孙逊,《一场革命中还未来得及定义的行为》,42×30cm,动画,木板雕刻,2011
ArtWorld:你 2005 年从版画专业毕业,却一直在做动画。直到 2011 年《诗歌工厂》才使用了几组木刻的镜头。最新的动画《一场革命中还未来得及定义的行动》是一部纯粹的木刻动画。当年你为什么放弃版画,如今又是什么让你重新发现木刻的价值? 孙逊:其实形式根本不重要,我们对待艺术无须按画种来区别。在我的眼中,版画或是油画还是动画片都是一样的,艺术的根本是在形式之后。至于“放弃版画”之说,呵呵,无所放弃无所执。 ArtWorld:能否谈谈这部最新的木刻动画是如何做出来的?共雕了多少张木刻原版? 孙逊:先出分镜脚本,根据脚本设定镜头的运动。再出线稿,核对动作。然后出墨稿,再检查。最后上木版开始刻,之后直接扫描木版,不需要印出画来。接下来,将木版的扫描图输入电脑进行抠图剪辑。至于最后刻了多少张,我从来没数过。 ArtWorld:传统的中国美术片里似乎没有木刻动画这一门类,你有没有受到过什么木刻动画的启发? 孙逊:中国传统文化里的确有许多宝贵的东西值得我们后人去传承与深究。对我而言,作品的呈现形式并不是重点所在,关键还是其背后所要隐述的内容。因此,我觉得作品的表现形式更多地只是艺术家们单纯出于自身审美冲动的选择罢了,无需太过在意。 ArtWorld:你认为版画有什么特性,使得它能够成为当代艺术重要的组成部分?(比如复制性、图像所呈现的肌理、制作过程的手工性、它与特殊的社会时代的关联性等等) 孙逊:版画之于“当代艺术”,从早期的安迪·沃霍尔到今天我们熟知的方力钧、徐冰等众多艺术家,各个时代都有许多版画作品存在,这一事实本身就是版画对于当代艺术“重要性”的直接例证。我觉得技术上的复制性特征仅仅是在空间层面上扩大了艺术的可能性,最重要的还是版画的历史属性。正是这些属性为我们对艺术、对艺术与社会之间的问题进行更深入立体的思考提供了基础。  孙逊,《一场革命中还未来得及定义的行为》,50×30cm,动画,木板雕刻,20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