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世界 2011年10月257 期

高效的传播力、廉价的成本、亲和的学术门槛,是 80 年前鲁迅先生选择版画作为文化政治理想扬声器的重要原因,它的余波至今仍影响着中国文人阶层审美和艺术院校的学科设置。然而,在网络、手机取代印刷机让读者成为作者的时代,这个当年的“新媒体”已丧失优势,正从先锋媒体过渡为“特殊工种”。

变异或异见若要保存或产生影响,它就必须出现在支持其生存的环境里。它在环境里生存的时间必须长到足以使它再生,这是再生的必要条件(Paul Levinson)。版画将怎样再生?视觉图像如何进行能量转换,而非简单的审美和观念修正?这是在做本期专题调研时我们所遇到的问题和疑问。为此,我们试图从媒体的生理结构出发,以版画、涂鸦和纹身独具的媒体自治性为例,开始对可能性的展望,并以此作为对新兴木刻版画运动的纪念。感谢张明曹家属为此次专题提供木刻连环画《仇》(1938)的版权,让我们再次感受信仰和简单的力量。

景人/失宠的海妖

李增辉 | 图文

世界上有这样一位海妖
敢于对撒旦公然挑衅
敢于对上帝肆意报复
这位被自己传统养育的海妖大人
莫不是真的背负了什么恶毒的使命?
欲使全人类集体下坠
并且迫使生命们高速晕眩
野心化为一种终极版的权力意志
在自己的国度炫耀着大而无外、小而无内
的毁灭性
已经不只是一种单纯的情绪宣泄
而是在角色化的基础上一种妄想的升华
要向我们传达的意念
已经不为一切人性空间所容纳
众多套路的残酷花腔
展示着人类所设计不出的顶级刑罚
一个在波塞冬连同撒旦面前失宠的海妖
深不见底的哀怨刺向罪恶的听众

掳走他们的精神
来作为对自己的安慰
不断积累并壮大自己的元气
以便推翻撒旦的统治
一个被上帝得罪的海妖
青云直上的元气泼向无辜的听众
掠取他们的意志
来作为对自己的补偿
不断释放并扩散自己的拯救,
以便取代上帝的地位…
采人补妖啊 采人补妖
致命般飘忽着环绕在世界的膏肓处
上帝的影像也被催化并逐渐模糊
致使没有一丝可以求饶的空隙
塞满了这种纯压迫的细节
在这恶劣或者说清醇中沦丧
成了听众们的宿命
之前从未体会到让一场“幸福”的恶梦醒
来竟有这么困难

总是设法让自己占据一个支点
而在之后察觉到有这个支点存在的生命
则必须向她臣服
然而 疯狂源于脆弱
每一个疯狂到极限的生命
无论如何都掩盖不了
属于自我最根源的脆弱
脆弱源于恐慌
每一种最根源的脆弱
无论如何都逃脱不开来自
深埋在内质的恐慌
以自我为轴心 畅意往复
披挂着通透的绝望情绪
摇曳着淋漓的声嘶力竭
巡回于十维空间(乃至其他一些地方)
回收来自任何空当的痛苦
来填充自己的多彩诉说。
要压倒一切神灵与恶魔
从未停止过

» 返回文章列表
我来说些什么
  昵称*
  邮件*
  主页
  验证码*

首页 | 关于我们 | 读图 | 订阅 | 广告及活动合作 | 活动 | 零食 | 联系我们

This site uses JT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