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世界 2011年8月 255 期

玻璃

当我们谈论玻璃的时候,包括谈论它的透光、选择性反光、易碎、可塑、不透气、抗腐蚀、高强度,也包括 BL(boy's love)、墙壁、权力、镜头、谎言……人类能够感知世界的总量,乃是在于经由物质向身体传达的日常经验所积累起来的,所谓“艺术知世界”,何以感知,也是从物质经验中寻求艺术上的精神性追求。无须拘泥于一些风格与流派的概念性名词,一切艺术与文化皆出于物质本身的属性赋予我们的感性经验。在这种思路里,玻璃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绝佳的感知范本。它由经验性的物质概念出发,顺着“物质-文化-心理”的脉络展开,形成不同的文化形态与心理症候……

折射与神圣


圣·丹尼教堂的彩绘玻璃上渗透出的是宛如天庭的神光。

(路坦|文)1144 年,一座从高卢-罗马墓园中拔地而起的大教堂揭开了哥特建筑的华丽帷幕。这座位于巴黎市郊的圣·丹尼教堂一改此前低矮、阴郁的罗曼建筑风格:以高耸入云的塔形尖顶取代了四平八稳的圆形拱顶;用整齐华美的高大排窗换下了沉闷压抑的水泥台廊。真正做到画龙点睛的则是彩色玻璃的使用。在玻璃的烧制过程中,通过掺入特定的矿物质,使得冷却成形的玻璃变得五颜六色。这种来自东方的制作工艺传入欧洲以后,彻底改变了城市风貌——从巴黎到布拉格,从米兰到科隆,当时欧洲几乎每一座大城市都在兴建哥特教堂,而每一座哥特教堂的排窗都镶嵌了由彩色玻璃组成的宗教寓意画。

普照大地的阳光经过玻璃的折射照进室内,矿物质对色谱的过滤将这光线切割成红、黄、蓝、绿等不同的光束。这使得窗上所绘制的每一位天使和圣徒都呈现出鲜活亮丽的色彩;栖在高处的耶稣面色慈祥地垂视大地,他那圣洁的白袍散着金光,而真实的温度则暖在每一位信徒虔诚的心头,仿佛置身于绝顶幸福的天国。

在信仰时代,彩色玻璃杰出的表现力对于旨在激发信仰的教会来说是不言而喻的。而另一方面,制造业在材料学上所取得的突破使得玻璃的量产成为可能。玻璃作为一种重要的建材被广泛运用,这与教会的支持是否存在直接关联,我们或未可知,但玻璃在建筑中实现的创造性突破是确凿无疑的。

» 返回文章列表
我来说些什么
  昵称*
  邮件*
  主页
  验证码*

首页 | 关于我们 | 读图 | 订阅 | 广告及活动合作 | 活动 | 零食 | 联系我们

This site uses JT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