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诺·内梅特,《撞车——被动审问》(Hajnal Németh, Crash-Passive Interview )Tihanyi-Bakos Photo Studio|图片提供
(顾盼|文 威尼斯双年展匈牙利馆|图片提供)匈牙利国家馆展厅四周被漆上了红色,如同暗房般红得叫人晕眩,展馆中央放置着一辆遭遇车祸后严重变形的汽车,在慑人的灯光陪衬下如同血腥的车祸现场。车祸是如何发生的?车里的人都幸存了吗?带着一连串的疑惑,耳边同时传来空灵的美声唱段,营造的气场仿佛是遇害者死后的天堂。歌声来自一段录像,画面中的歌唱演员们在不同的场景中引吭高歌,一会儿是人行天桥上,一会儿是汽车内,一会儿是汽车生产厂,一会儿是修车房。仔细一听,他们唱的歌词其实是车祸后警察或是保险公司人员对幸存司机进行的审问对话,“你当时时速有 130 公里吗?路陡不陡?你有没有减速?”诸如此类琐碎无比的简单疑问句,答案不是 yes 就是 no。这些关于悲剧性时刻的细节追问令幸存者更为焦躁不安,而幸存者的紧张情绪也通过美声的吟唱得以传递。 在展厅一侧的几排歌词架上,陈列着这些事无巨细的歌词本。所有这一切的物品、影像、以及抽象的视觉和听觉经验,构成了海娜·尼美特(Hajnal Németh)的装置《撞车——被动审问》(Crash-Passive interview )。她在作品中检视了汽车在人类生活中的象征意义:它当之无愧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科技发明之一,让人们可以随心所欲自由移动。通过表现撞车,海娜·尼美特探究了由意外事件而引发死亡的偶然性、致命性和不可预料性,以及汽车生命的轮回和它同人类的关系。录像中的汽车生产车间是汽车的诞生地,展厅中的汽车残骸则代表它“人生”的终结。在这里,汽车打开了安全气囊,牺牲了自己拯救了司机的生命,说到底,它终究只是由人类创造发明并为人类服务的代步工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