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世界 2011年7月 254 期

作家·画家

19 世纪,欧洲兴起浪漫主义运动,想象和自我表达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作家开始借助文字以外的方式进行创作,作家/艺术家双重身份开始融合。历经两个世纪的演变,尤其是在达达运动、超现实主义的推动下,越来越多的作家进行形式多样的艺术创作。

多托蒙和他的“诗书画”


克里斯蒂安·多托蒙,《思绪连着思绪/刻在身体的门楣,皱纹里/沉思仿似回归》(Christian Dotremont,ide apres ide s'écrit sur le fronton de notre corps, une ride où nos pensées semblent retourner à elles-mêmes ),纸上印度墨水,1978,© Guy Dotremont,Sabam,Brussels,2011,Collection Gallery Ronny Van de Velde,Antwerp,Belguim|图片提供

(顾婧|文)中国人自古就有“书画同源”的说法,古代士大夫的终极艺术理念是将“诗、书、画”完美地融合在一起。西方人则不然,早先他们似乎甚少关注诗书画三者之间的关系,直至现代主义,随着艺术家不断借鉴外来文明,这一局面才有所打破。克里斯蒂安·多托蒙(Christian Dotremont,1922-1979)并非首位试图糅合诗书画的西方人,但较之于其他人,多托蒙无疑在这条道路上走得最为坚定,也最具有东方精神。

多托蒙出生于比利时的一个文艺世家。父亲编辑并出版了一本艺术期刊,多托蒙子从父业,很早就开始关注艺术与文字的关系。1948年,多托蒙与杜布菲(Jean Dubuffet,1901-1985)、柴姆·苏丁(Chaim Soutine,1894-1943)等人成立了一个新表现主义团体——眼镜蛇艺术群(COBRA)。这个画派的名称由哥本哈根(CO)、布鲁塞尔(BR)、阿姆斯特丹(A)这三座城市名字开头的几个字母组成,所组成的单词在发法文中正好是“眼镜蛇”,而该流派的主要艺术家即来自这三座城市。眼镜蛇艺术群舍弃了西方文明下的理性主义,他们的作品形象多变、内涵丰富,充满着诗意与梦幻。作为团体的领军人物,多托蒙全身心为眼镜蛇艺术群奉献,在 3 年后团队解散之际,他写下了《“眼镜蛇”存活了 1001 夜》(The Cobra lived 1001nights )作为纪念。此后,多托蒙与社团成员始终保持着密切的联系,也正是在他们的启发下,他发展了自己的艺术语言——“绘画-文字”( dessin-mots)。

尽管多托蒙曾从事多样艺术创作,但他最重量级的作品都与文字相关,以字入画是他求解艺术真谛的方法。和阿波利奈尔一样,多托蒙也是个诗人,他常以书法的形式感将自己富有情感的诗歌记录于纸上,阅读他的诗歌时,书法排布出的优美图案总能增强文字所传达的意象。不过,多托蒙与阿波利奈尔又有所不同,假如说阿波利奈尔的书法尚未脱离西方硬笔书写的范畴,那么多托蒙的书法则突破了西方语言的书写习惯,他从东方书法中汲取灵感,以浓厚的墨汁画写字句,那张弛有力、变化多端的线条仿佛传达着酒神的精神。他将这种独特的创作称为“语标符号”。

多托蒙在文字与含义之间嬉戏,并以自己哲学式的方法将二者糅合在一起,每每有惊喜。在左边这幅作品中,多托蒙写下“思绪连着思绪/刻在身体的门楣,皱纹里/沉思仿似回归”的诗句。文辞本身所传达出的意象与书法的谋篇布局高度契合,笔尖流淌出富有弹性的线条,时而轻盈,时而厚重。追随着多托蒙流水般的行笔,观者确似经历了一场思绪绵延直至回归的静思之旅。

» 返回文章列表
我来说些什么
  昵称*
  邮件*
  主页
  验证码*

首页 | 关于我们 | 读图 | 订阅 | 广告及活动合作 | 活动 | 零食 | 联系我们

This site uses JT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