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世界 2009年8月 233 期
null
潮人 | 蒋竹韵:无界的声音(节选)

王娅蕾|文

蒋竹韵这个名字,在圈内远没有他的另一个名字“积木”来得响亮。时常听人提起“杭州的积木很有才”,包括他在大学里的同班同学也总是这么称呼他。但是问起“积木”这个名字的来历,蒋竹韵说“说出来就不好玩了,就这么叫着吧”。

蒋竹韵是中国美院新媒体系的2007届本科生,毕业作品《声剂斗柜》在当年获得瑞士收藏家皮埃尔·于贝尔为新媒体系特设的奖学金的二等奖。当时在同学们一派声光电的炫技包围中,这件作品在展厅深处独自贴墙站立,在泛黄的灯光下显现一种低调的古典效果—一座中药店里常见的药材斗柜,前面的小火炉上“坐”着一只煎药用的土色小砂锅,旁挂耳麦。戴上耳麦随便拉开一只抽屉,一种细微的声音顺着黑色的电线灌进耳朵,好像声音被藏在了罐子里。抽屉里的白卡纸上,文图对照地阐释着观众正在听的声音,比如“飞机/停机坪/午正 采于杭州萧山机场”,并绘有这段音频的图示。每个抽屉一个声音采样,分为飞机、火车、人身、水、风等九组,每组则又分为九个,比如“人身”包含了呼噜、呼吸、丧子、冻牙等等,全部作品的九九八十一个“方剂”各自独立,而几个抽屉同时拉开又会产生混音效果。观众拉开抽屉的随机率与连续拉开抽屉的声音衔接共同完成了这件作品的互动概念—据说在展览现场,有一位观众用近一个小时时间听完了所有的声音采样。
 

» 返回文章列表
我来说些什么
  昵称*
  邮件*
  主页
  验证码*

首页 | 关于我们 | 读图 | 订阅 | 广告及活动合作 | 活动 | 零食 | 联系我们

This site uses JT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