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艺术家高磊
高磊 | 口述 王娅蕾 | 采访整理 目前国内爱好新媒体艺术的年轻人大多活跃在北京、上海两地,曾在成都生活六年的高磊算是扎根西部的典型,细心的读者可能记得,在“新媒体实验室”专题的《艺术世界》7月刊中,高磊的Imlab.cn也是刊内海报“黄金矩阵”的采样实验室之一。开始于2008年的“来鲸鱼家做互动”活动—鲸鱼是高磊惯用的网名—尝试用豆瓣小组活动的形式把当地的人才资源整合起来。今年初一个Arduino作品工作坊也在高磊和老师戴劲的牵头下开始实施。高磊目前在日本Keio Media Design大学院进修,计划两年后回国任教。对技术的要求让很多人把新媒体艺术爱好者归入“IT民工”之列,但高磊这个在自己的网站中一边写工具技术一边写诗歌散文的文艺男青年似乎代表了另一种可能性。 
人人都爱梦露的裙下春光 我2007年从四川音乐学院成都美术学院的视觉传达系毕业,作品《梦露 vol 0.1》获得当年毕业展的全场大奖。这件互动作品用到了湿度传感器、arduino、flash线性动画和flash as2,观众对着湿度传感器吹气或触摸,面前大屏幕上玛利莲·梦露的裙子就会飘起来。这件作品受欢迎的程度完全出乎我的意料,吸引来了本院音乐、表演系的老师同学甚至外校的参观者。西南民族大学设计系的一位老师来了两次,把我为作品做的讲解用dv录下来带给她的学生看。最开心的是看我们院长用力吹了很久才把梦露的裙子吹起来,第二天又带其他老师过来亲自做演示。因为忘了给这个作品做说明海报,多数时候会被人认为只是一个用投影播放的动画,这时我的朋友们就会使个小伎俩,在一边假装好奇问“这是什么作品?怎么玩?吹气吗?哇!好厉害!太棒了!”之后不明真相的同学们就会被吸引过来围观。 Mr. Right还是Mr. Now? 我还做过一件小型互动装置“Electro-Hormone 搭讪器”,设想身边的男男女女都持有这个小装置,接通电源后其中的RF收发器持续发射射频信号并准备接收,当持有相同装置的人出现在信号范围内,双方搭讪器中的电机开始振动,如果对方是你喜欢的类型,按下确认按钮,对方的指示灯快速闪烁。等一会,如果你的信号灯也在快速闪烁,配对成功。可以去酒吧喝酒了。它是可有可无的非处方类滋补型药物而非伟哥Viagra,当男男女女被爱情所困扰时,不妨放松一下,拿起它按下按钮,尝试轻松随意的试试运气。不想用这个愚蠢的东西?没关系,它只是我的少年记忆。我通过这件小装置来关注青少年男女在最基本沟通上出现的问题—男女交往本来是最正常不过的事,却被卫道士们搞得人心惶惶,导致青少年从小心理失衡长大生理失调,还造成不少社会问题,最典型的就是“剩男剩女”。 我的lab进行时 我对Arduino技术的爱好起于2006年,当时京沪两地这方面的资源都很少,成都则基本上没人在做,我只能在网上搜索信息,分别给香港的KIT DA SHIT、台湾arduino.tw站长KEN、现在在日本读博士的江振维、科技艺术青年宋恒等前辈发电子邮件,之后终于解决了Arduino、Wiring的最基本使用。多亏网络我才有机会和许许多多有同样爱好的人聊天交流,发现居然有这么多互动前辈乐意分享,因此我也决定把自己的试验过程同步到博客上,或许能给其他人一些帮助。2007年我开始做lab,已经用了两年时间做调查,现在和在上海的积极青年郭浩赟合作,预计花一两年时间做资源积累和定位。最终的侧重点,我想是放在教育上吧,跟自己的兴趣和国内的新媒体环境现状有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