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世界 2011年6月 253 期


“儿童不宜”


空降的想象,无疑的确信,童年是那样的短暂,转瞬便进入了证实和模拟的程序,再后来
大多就如卢梭在《爱弥尔》中所写:“他的天性像一株偶然生长在大路上的树苗,让行人
碰来撞去,东弯西扭,不久就弄死了。”对于一个专业来说,也是如此。

因此,在六一儿童节之际,我们借一个特辑来重视对改造和专业的崇拜。其实,并不是
“儿童不宜”,而是我们那颗被约束的童心——想象和感受力的源头,期待着释放和春游。

托马斯·威德肖温/某个偏僻地方的景色

托马斯·威德肖温(Thomas Widdershoven),设计师、荷兰著名平面设计团队托尼克(Thonik)创办人


苏奥米(Suomi,托马斯的女儿)6 岁时的画

编者注:2008 年,零时艺术中心在上海美术馆主办了“力量——托尼克设计展”,Thonik 来到中国。Thomas 把他可爱的儿子诺亚(Noa)和女儿苏奥米(Suomi)带来了上海,小朋友对周遭事物充满了好奇和热情,他们有趣的话语给我们带来很多快乐。苏奥米是个快乐的小女孩,才 5 岁多,很可爱也很勇敢。有一天在路上,她的头不小心撞破了,还流了血,去山里的赤脚医生那边简单包扎了一下,后来又笑嘻嘻的了。荷兰的孩子相比较中国的孩子课业少很多,他们看起来好像总是在玩,那么童年在他们的眼睛里是什么样的颜色呢?

--------

她本想画一只刺猬,想法落空,但如今却越发喜欢这幅画。她认为它“像是某个偏僻地方的景色”。画作中心那个图形(类似衬托圣像的锥圆光轮)的线条、形状和颜色都比四周的图案清晰。在圆形的内部,苏奥米使用水彩笔,而周围使用的是彩色铅笔;相对于四周的混沌,中部也更有秩序,这使得画作强烈、特别;作品也带着对空隙的恐惧——画面的每一寸都填注着颜色,这加强了精神氛围。在我看来,这幅画接近“非主流艺术”(outsider art),尤其是阿道夫·韦尔夫利(Adolf Wöllfi)作品的感觉。

——托马斯

» 返回文章列表
我来说些什么
  昵称*
  邮件*
  主页
  验证码*

首页 | 关于我们 | 读图 | 订阅 | 广告及活动合作 | 活动 | 零食 | 联系我们

This site uses JT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