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世界 2011年4月 251 期


画我

——中国女性艺术家自画像


这些自画像在某种程度上就是一份真实的小写的历史。自画像呈现、表达并保存着这份
独特的自我。当后来的观看者在与这些自画像相逢时,不仅听到了历史的另一种声音,
也与这些独特的灵魂相遇相知。

尹秀珍 / 何成瑶 / 倪俊 / 刘曼文(节选)

 

 
尹秀珍,《尹秀珍》 ,照片装置, 照片、鞋、鞋盒, 30×40×18cm 每盒,共 10 盒, 1998 北京公社 | 图片提供

尹秀珍/摄影装置《尹秀珍》创作于 1998 年,尹秀珍时年 35 岁。她将自己从小到大 10 张不同年龄的照片翻拍放大,纳入 10 双黑面儿有搭攀的老式女布鞋之中。10 双布鞋由尹秀珍和她的母亲等亲戚一同手工制作,10 只鞋盒上也喷印了她的 10张肖像。一个艺术家在这个年纪做出一件以自己的名字来命名的作品,大抵内心有个特别的声音呼唤她这么做。那既不同于初出茅庐者因意气张扬而无所顾忌,也不同于功成名就者出于盖棺定论目的而作的深谋厚算。

尹秀珍毕业于油画专业。1994 年,她决定不当画家了,而开始以装置艺术为中心拓展她的领域。上世纪 90 年代,实验艺术在中国呈现井喷态势,尹秀珍也在几年间显露峥嵘。个体经验和体悟成为她新的“画笔”,时代环境成为“画布”,她在绵密的私人记忆和目不暇接的社会风景之间,张开警醒观察的圆网。她任用在变化发展中承载精神价值的日常性物料,自知自觉地形成艺术家个人与外界的感性对话。尹秀珍的丈夫宋冬回忆说,上世纪 60年代出生的女青年大都穿这种朴素而清纯的布鞋,鞋的样式没变,而照片上的人随着时代变迁长大了,凝集在鞋中的记忆,是会走的历史。会走的《尹秀珍》也代表着一路向前的尹秀珍。10 张面孔,10 个脚步,停一停、看一看,既为感怀过去,更为确立将来。面孔藏在鞋底,路在自己脚下,1998 年的尹秀珍大步坚实地迈向远方的光亮。(蔺佳|文)



刘曼文,《独白》,油画,162×130cm, 2001

刘曼文/

我,一个狂想,充满深渊的魅力 
偶然被你诞生。泥土和天空 
二者合一,你把我叫作女人 
并强化了我的身体 
我是软得像水的白色羽毛体 
你把我捧在手上,我就容纳这个世界 
穿着肉体凡胎,在阳光下 
我是如此眩目,使你难以置信
我是最温柔最懂事的女人
看穿一切却愿分担一切
渴望一个冬天,一个巨大的黑夜
以心为界,我想握住你的手
但在你的面前我的姿态就是一种惨败
当你走时,我的痛苦
要把我的心从口中呕出
用爱杀死你,这是谁的禁忌?
太阳为全世界升起!我只为了你
以最仇恨的柔情蜜意贯注你全身
从脚至顶,我有我的方式
一片呼救声,灵魂也能伸出手?
大海作为我的血液就能把我
高举到落日脚下,有谁记得我?
但我所记得的,绝不仅仅是一生
—— 翟永明,《独白》,1984

 

(全文见《艺术世界》2011年4月刊)

» 返回文章列表
我来说些什么
  昵称*
  邮件*
  主页
  验证码*

首页 | 关于我们 | 读图 | 订阅 | 广告及活动合作 | 活动 | 零食 | 联系我们

This site uses JT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