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世界 2011年1+2月合刊249 期


兔人 RabbitMan

所有艺术、文学、影像中的动物某种程度都是人类各种欲望的隐喻与延伸,一如人和艺术的关系。人类运用各种工艺和阐述方式,通过艺术、文学、哲学、心理学、社会学、历史学等让这些生灵在人造手段和环境中得以实现和转生。

为什么是兔子?兔子与人有哪些共同的特性?这本专题我们将向您展现兔子的行为 / 形象对人心理的暗示,并借助各种图像和艺术形式为兔子和人之间制造神秘桥梁,挖掘其背后的人性。

一场人兔间的对话和相互模拟即将开始……
读兔三十九则(节选)


古斯塔夫,《北极群像》(Müztel Gustav, Les animaux de l'artique

北极兔(伍忱|文)19 世纪的孩子们看图识兔子。它在右下角,代号 4 。这群《北极群像》里的动物,非黑既白,肥硕温暖,它们没有热带动物的矫健,而是敦厚地聚集在一小片苔原上,互相之间保持距离。画家细致入微,一丝不苟,令它们像防腐保鲜的标本,隔着层玻璃,想要看多久都可以,不必在意它们是否会跳开,你甚至可以把它们想象成街头的“抓娃娃机”,很轻易地就能捞起一只。兔子在此,不带任何神话色彩和社会学附加含义,让自己成为某种教学工具式的静物。它甚至也不代表“兔子”这一种属,只代表北极圈里的生物家族,跟它周围的动物一样,是寒冷大陆的一种生活气质。这只白兔除了竖起的耳朵之外,其实并没多像一只兔子,比起别的种类的兔子,它的膀子格外大,是为了便于雪地上的奔跑,毛也格外白,是为了反射雪地的颜色而保护自己,它的眼睛比家兔大,视力也很好,它既不是楚楚可怜的模样,也没有一贯以来的幽默或者色情意味,它是一只要在冰天雪地生存的兽,人们说它肉味肥美,皮毛珍贵。
 





野兔
野兔觅食的时间主要是在夜间,它们的食物主要以草、植物根、树叶、水果、种子为主,尤其是汁液多的植物,更是野兔的最爱。冬天,它们甚至吃树皮,只是不吃桤木和椴木的树皮。如果我们在家里饲养野兔,就必须以莴苣和蔬菜作为它们的主食,但是人工喂养出的兔肉,味道总是不佳。

白天,野兔总是躲在窟里睡觉或休息,到了夜间才开始外出散步、吃食或交配。因此只有在夜间,我们才可以看见它们在月光下嬉戏、跳跃、互相追逐。不过,细微的声响,比如一片树叶落地的声音,就足以惊扰它们,让它们各自逃窜。

野兔的睡眠时间长,而且是睁着眼睛睡觉。它们的眼睑没有睫毛,因此视觉似乎不好,但是它们的听觉却很灵敏。与瘦小的身体相比,野兔的耳朵大得出奇,两只长长的耳朵转动起来极其便利,在奔跑中可以起到舵的作用,用来指引方向。它们奔跑的速度很快,能轻而易举地超越其他动物,而且,由于它们前腿比后腿要短得多,因此往高处跑比下坡要方便。所以,它们受到追赶时,开始总是往高处跑。它们奔跑的姿态是一种轻捷而急促的跳跃。它们行走悄无声息,因为它们脚下长满了毛,甚至脚掌上也有,而且它们或许是唯一一种口腔长毛的动物。

猎获野兔不仅是种娱乐,也是闲散乡民唯一的营生。因为猎兔不需要什么工具,也不需要花费,所以适合任何人。人们在清晨或傍晚的时候,到树林一隅等待野兔返回或出来;白天则到它栖息的地点寻找。阳光灿烂,天气凉爽的时候,兔子在跑了许多路,回到窝里休息时,身上散发的热气会形成一缕水汽,有经验的猎手老远就望得见。所以,猎手们根据野兔的这个特征,从很远处出发,将兔子杀在兔窟里。野兔一般不害怕人靠近自己,尤其是来人装作没有发现它,或者并不径直走向它,而是迂回地接近它时。但是野兔怕狗,当它感到或听到有狗来袭时,就会立刻溜走,虽然它比狗跑得更快,但由于不跑直线,只在某个地段转来转去,因此很容易被狗追上,因为猎犬主要是靠视觉,而不是嗅觉来追踪猎物。

夏季,野兔甘愿待在田野上,秋天则待在葡萄园中;冬天,就在低矮树丛或小树林里。在任何时候,我们都可以不必使用猎枪捕杀,而用猎犬迫使它逃窜。老鹰、猫头鹰、狐狸、狼,也同样会像人一样去攻击和捕捉它,因此野兔的敌人众多,侥幸逃跑的几率微乎其微,只有很少一部分幸运的兔子,能平安地享受大自然所赋予它的那短暂时光。


穴兔
野兔和穴兔,虽然外表和肌体结构极为相似,但是我们不能混淆二者,因为它们之间还是有明显差别的。它们之间最重要的差别在于,穴兔的繁衍能力要比野兔更强。穴兔能在合适的地区大量繁殖,然后消耗掉这个地区所有的植被——它们吃光青草、植物根、种子、果实和蔬菜,甚至毁掉幼树和大树。假如没有白鼬和狗来帮助人们对付穴兔,它们将会使生活在这个地区的居民全部迁走。

另外,与野兔相比,穴兔的数量更多,交配次数更频繁,而且躲避敌人追捕的本领也要大得多——它能轻易地避开敌人的追捕。穴兔在地下筑巢,白天就隐蔽在其中哺育幼崽。居住在地下洞穴中,可以使穴兔不受狼、狐狸和猛禽的袭击,所以它们可以安心地在洞穴中哺育幼儿,直至幼兔两个月后,母兔才把它带出隐居的洞穴。这时,幼兔已经有足够的能力去应付不良情况了。野兔则相反,幼小的野兔所遭受的侵害,比一生其他任何时刻都要多,因而大量的野兔会在幼年时期遭受死亡。

所以,就此来看,穴兔的生存技巧要比野兔高出一筹。尽管它们体形相同,同样胆怯,也同样能挖掘隐蔽的洞穴,但由于野兔仅仅满足于在地面筑巢,所以其容易被发现;而穴兔却肯花费力气到地下挖洞,所以能够摆脱天敌的追捕。

——选自(法)乔治·布封,《自然史》

 



《残酷的猎人》(Dit Du Satyre Chasseur ),埃及,浮雕,现藏于法国巴黎卢浮宫 东方 IC|图片提供

春去秋来,幸存的兔崽长大了,要养活这四口之家更难了。搂草喂兔子,跑断了脚——我和弟弟走遍四九城,走遍城郊野地,一暑假都在为兔子的生存而斗争。这是最后的斗争。冬天就要到了,怎么办?就是把冬储白菜全都喂兔子恐怕也不够。再说,逼债的俄国人正等着戴兔皮帽子呢。

父亲——我家最高行政长官作出决定:杀兔果腹,以解后顾之忧。我估摸从买兔子那一刻他就盘算好了——从野兔到家兔,正是我们祖先狩猎剩余的保存方式。

我和弟弟激烈反对,哭喊着抗议,甚至宣布绝食。但人微言轻,专制正如食物链的排列顺序,是不可逆转的。那是个星期天。我和弟弟一早出门,各奔东西,临走前没去阳台与兔子诀别。我顺后海河沿,上银锭桥,穿烟袋斜街,经钟鼓楼,迷失在纵横如织的胡同网中。其实兔子眺望时站立的姿势很像人。我恍惚了,满街似乎都是站立的兔子。

天色暗下来,我和弟弟前后脚回家。一切都静悄悄的,看来大屠杀早已结束。最高行政长官躺在床上看书。母亲悄悄提醒我们说,饭菜在锅里,她并没提到兔子,这是不言而喻的。尽管饥肠辘辘,我们坚决不进厨房。我爬上床,用被子蒙住头,哭了。
 

——北岛,《养兔子》



安东尼奥·皮萨内罗,《圣厄斯塔什的幻觉》(Pisanello Antonio, Vision de St Eustache(scène de chasse) ) 东方 IC|图片提供

圣厄斯塔什的幻觉(刘焰|文)圣厄斯塔什是基督教的圣者之一。相传他是一名罗马士兵,一次外出打猎的时候为追逐一只公鹿,进入森林深处,突然看见钉在十字架上的耶稣。这时,公鹿开口对他说:“我就是你敬重却不曾见过的耶稣。”他从此皈依基督教,去世后被封为圣者。画家皮萨内罗生活在中世纪晚期,他的作品既保留了哥特式的瑰丽——圣厄斯塔什的服装与马的配饰都带有明显的中世纪特色,又预言了文艺复兴时代人性的温情。作品中,圣厄斯塔什服装的色彩与十字架的颜色遥遥呼应,意味着启示神秘却不容置疑。这个传说同样为画家描绘中世纪围猎的场景提供了完美的背景:圣厄斯塔什腰间挂着号角,带着九条猎犬,其中一条正在追逐一只野兔。在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围猎是欧洲贵族最流行的户外娱乐方式:猎人骑在马背上,用号角指挥豢养的猎犬围攻咬死猎物,尽量不使用猎枪。今天,在各种动物保护组织的抗议下,已经很少有人身体力行这种残忍的狩猎方式。画中野兔是否能逃脱悲惨的命运?
 



《北京街景:卖泥兔儿》,清,艺术家不详,现藏于法国国家图书馆


团圆佳节庆家家,笑语中庭荐果瓜。
药窃羿妻偏称寡,金涂狡兔竟呼爷。
秋风月窟营天上,凉夜蟾光映水涯。
惯与儿童为戏具,印泥糊纸又搏沙。


——《燕台新咏》“兔儿节”,栎翁(清)
 



歌川国芳,《金太郎观相扑图》(Kuniyoshi Utagawa)

金太郎观相扑图(刘焰|文)歌川国芳是浮世绘歌川派晚期的大师之一。他出生于丝绸染坊之家,原名井草孙三郎,后跟随歌川派画家学习绘画,出师后取艺名歌川国芳。浮世绘发展到 19 世纪,题材已经从最初的美人绘、役者绘延伸到历史、武士、风景、花鸟等各个方面,展示江户时代的市民生活。这幅《金太郎观相扑图》描述的就是日本家喻户晓的神话人物金太郎的故事。据说他在山中被山姥抚养长大,终日与动物为伍,天生神力,成年后成为一名武士,实现功绩伟业。在江户时代,日本几位著名的浮世绘大师都曾根据金太郎的传说创作作品,喜多川歌麿以山姥与婴儿时期的金太郎与为题材创作美人绘,月岗芳年则根据金太郎制服鲤鱼的故事创作表现动物的花鸟绘,而歌川芳国则借山中动物比赛相扑的神话来表现日本的国技——相扑。作品中,兔子和猴子都穿上相扑运动员的丁字兜档,身材结实壮硕,势均力敌;金太郎手持折扇,在场边充当裁判;而山鬼和山鹰则在一旁披着大氅,蹙眉等待下一轮比赛。这幅作品以蓝色为主,辅以白、红、黄、灰等明艳的色彩,线条生动有力,展现出画家高超的绘画技巧及浮世绘成熟的套彩刷版技术。



阿尔布雷特·丢勒,《向右侧匍匐的野兔》(Albrecht Dürer, Lièvre couché, tourné vers la droite),1502 年,现藏于法国巴黎卢浮宫博物馆 东方 IC|图片提供
 

不贬低,不嘲讽,不美化,不丑化。愿你眼中的世界如同丢勒眼中的世界,生机勃勃,强韧刚劲,内力饱满,雄健浑厚。

——歌德



保尔·阿多尔,《帝国动物园:讽刺画系列之四,化身为野兔的拿破仑王子》(Hadol Paul, La ménagerie impériale : Portraitcharge NO. 4 du prince Napoléon, "le lièvre" ),现藏于贡比涅城堡 东方 IC|图片提供

拿破仑王子兔(刘焰|文)“天生胆小是多么的痛苦,这样不仅吃不到好东西,还要时常要提防遭受袭击,不能感受到真正快乐的滋味。我就是这样生活的,该死的恐惧总是搅得我不能安寝,即使睡着了眼睛也还是睁得大大的。”(《野兔与青蛙》)不要以为只有拉封丹寓言中的野兔才会感受到这种莫名的恐惧,贵为王族也未必能过得更安稳。1870 年普法战争中法军溃败,愤怒的法国群众推翻第二帝国,将军事上的失利迁怒于波拿巴家族。插图画家保尔·阿多尔创作系列讽刺画《帝国动物园》,将第二帝国的政治家描绘成人头兽身,并在图下著名动物的特性:拿破仑三世(Louis Bonaparte)被描绘成爪子上沾满鲜血的秃鹫,特点是“怯懦残忍”;他的堂兄皮埃尔·波拿巴(Pierre Bonaparte)则被描绘成一头野猪,特点是“粗暴野蛮”;另一位堂兄拿破仑王子(Prince Napoléon)则被描绘成上图闻风丧胆的野兔,特性为“胆小谨慎”。这位王子最骄傲之处就是与叔叔拿破仑一世相貌相似,可惜他并没有继承叔叔的雄才伟略,到法军丢盔弃甲竖白旗的时候,便只会自顾自逃命去了。




“这么说吧,世界并非你所以为的那样。世界不是单一的,而是无数可能性同时并存的。就像一排并列的房间。从不同的入口进去是不同的世界。不同的世界里是不同的现实。在那个世界里,你死了。在这个世界里,你依然活着。而在另外又一个世界里,你可能尚未出生。因此,所谓的生与死,在某种意义上,是毫无意义的。”
“照你说的意思,我既死了,又还活着?”
“事实上,每个人都是如此。”

长久的沉默。对于红兔所说的话,我大致能理解其含义,但却无法作为事实来加以把握。沉默时间里,俩人此起彼伏地往肚中灌威士忌。神经开始麻木。身体变轻变透明。我看看身边的红兔,不知是否喝多了的缘故,他的身体似乎正在慢慢淡化。

“那么——你又是谁?”我说。
“我就是你。”他答道。“我是你意志的投影。这座岛也是。这个世界的一切都是。一切都以你为核心,以对你的爱、宽恕和抚慰为核心而运转、存在。”
我就是你?我觉得脑子一阵晕眩。

“不要辜负了这个世界!”说着,他像是很吃力地站起来,“时间已经差不多了。反正该说的都说了,不该说的也说了。这就去放烟火。能借你的打火机用用?”

我好歹反应过来,掏出打火机递给他。他接过沉甸甸的银色ZIPPO打火机,挺胸收腹,像标准的绅士那样略微行个鞠躬礼,再微微一笑——笑得不无伤感——转身消失在黑暗之中。
 

——孔亚雷,《不失者》第一章《红兔》



2006 年 5 月 20 日在都柏林举行的贝瑞·弗拉纳根(Barry Flanagan)雕塑展 Juan Jose Rodriguez|摄

野兔也思考(陈加佳|文)1979 年某天,贝瑞·弗拉纳根(Barry Flanagan)想起在英国苏塞克斯时一只野兔跳跃着穿过牧场的景象,从屠夫那买了只野兔,开始了他的野兔雕塑创作。他利用兔子瘦长、可拉伸的体形,含蓄的幽默与好色,以及偶尔着了魔似的旺盛精力,在创作中把它们最大限度地水平拉伸,让它们像人一般站立、蹦跳、起舞、搏击,甚至将其塑成循环、抽象的环以接近“空间绘画”(Drawing in Space)。这种依靠显著造型获得的运动感,似乎是从马蒂斯处获得了灵感,却又更加灵活;相对于这种灵活与张扬,野兔雕塑的铜制支架往往借用厚重的形式和意义,如金字塔、铁砧、钢盔、电脑、帝国大厦等。在作品《岩石上的思想者》(Thinker on a Rock, 1997)中,弗拉纳根借用了他喜爱的艺术家罗丹的作品构思,让野兔直竖双耳,以“思想者”的姿态面对世人;而在 2006 年都柏林康奈尔大街上展出的作品中,弗拉纳根让 8 只野兔和 1 只顽皮的大象、2 只美洲狮聚到了一块,使得铜制动物园热闹了一把。2009 年,这个徜徉于雕塑世界的大师因神经元疾病离开人世,但他造型各异的野兔雕塑已被美国国家美术馆等世界各地的艺术博物馆收藏,继续对着游客彰显个性。




每个人,如果足够诚实的话,都想做一个性感的人。他们希望自己很有吸引力。不然活得多悲惨。真正有意义的生活是被别人吸引和吸引别人。



——休·赫夫纳(Hugh Hefner)

这是赫夫纳的睡衣和皮鞋,也是他每日工作必穿的行头。可以想象,在床上,他品着红酒、抽着雪茄,挑选着下一期《花花公子》上最诱人的玩伴女郎;没错,在床上,他穿着睡衣做一个名副其实的花花公子。



马库斯·赫兹,《变形 1 (博伊斯/兔子)》(Markus Raetz, Metamorphose I(Beuys/Hase) ),1990 / 1991 年,37×27×13cm苏黎世美术馆(Kunsthaus Zürich)|图片提供

变形的兔子(沈奇岚|文)让我们观赏这件叫做《变形 1(博伊斯/兔子)》(Matamorphose I (Beuys/ Hase ))
的雕塑,慢慢移动脚步。

在某一个角度,你看到的是一只竖着耳朵的兔子。不要急,慢慢走,随着脚步的移动,兔子一点一点在变形。突然,在某一个角度,兔子消失了,眼前呈现的是一个戴着帽子的男人的侧影。倘若迈一大步,兔子又呈现在眼前,而戴帽子的男人消失了。
从帽子里变出兔子来,是魔术。把帽子变成兔子,是艺术。

马库斯·赫兹(Markus Raetz)是个既优雅又调皮的艺术家,让他着迷的正是物件之间的转化,他力图模糊的是真实和幻象之间的界限。倘若我们记得博伊斯曾经浑身贴满金箔对着一只死兔子解释绘画,就能明白艺术家在创作雕塑时向博伊斯默默致着敬,仿佛在说:嘿老兄,世人猜不透你和兔子如何解释绘画,那把你和兔子合二为一如何?

马库斯·赫兹钟爱着一则希腊神话,那是关于一个女人在逃避阿波罗神追求的时候,央求天神将自己变成一颗月桂树。“这不是两个图像,女人或月桂树,而是女人变成月桂树的过程,最让我着迷”,他说。所以他的雕塑作品也是一个变化的过程,观众在运动中改变自己的角度,体会这个变形的过程。是雕塑在变形吗?不是。是我们对雕塑的观感在变形,是我们的知觉在变形。

还记得哲学家维特根斯坦著名的鸭兔图吗?他说:“若你问我,我到底看见了什么,那么也许我能够画出一幅关于它的素描。但是,我却很可能记不起我在看它时目光移动的方式。” 马库斯·赫兹在却恰恰相反,他创作的作品让人们欣喜地察觉变形中的视觉对象,同时关注到自己在观看时目光移动的方式——马库斯·赫兹或许会说:“若你问我,你到底看见了什么,那么我创作的也许就是你观看的过程。”

马库斯·赫兹的雕塑作品是一种视觉双关语,探索着人们的观看方式和艺术创作之间的关系。
或许他就是一个哲学家,诉说着终极真理:这个世界并不客观,向你所呈现的世界是什么样,完全取决你观看的方式。




穿着制服的兔女郎飘摇而过,电子蓝的丝绸,鲜亮的凯丽绿,火焰粉,杂志中走出来的女郎,涂抹成糖果般美味的脸蛋,鲜花簇拥的香艳背心,猞猁版的温顺小猪崽和追随者,一两个来自选美竞赛的桂冠皇后。她们穿着类似于 19 世纪末期那个淫乱时代流行的紧身衣借此来突出她们的臀部,用腰带束紧她们的蜂腰,她们被装进一只犹如高脚细杯一样的胸衣里,每只乳房看起来好像凯迪拉克轿车头上的那粒子弹头。黑色的长筒袜——一直可以拉倒腰线——从背后望过去,仿佛她们那起伏的身体里,正轻轻释放出一抹纯真之气,小小的球状兔尾巴随着她们的走动而微微颤动。


——诺曼·梅勒,《总统文件》(Norman Mailer,The Presidential Papers )



马克·吕布,《上海的小白兔》(Marc Riboud, Jane Poupelet ),现藏于法国巴黎蓬皮杜文化中心 东方 IC|图片提供

小兔子(刘焰|文)1957 年,马克·吕布第一次来到中国拍摄中国,在随后的半个世纪中,他 22 次出入中国,留下了数以万计的照片。中国人亲切地称他为“中国人的老朋友”,然而摄影家本人并不认同这个称呼,对于他而言,“朋友”这个词汇带有太强烈的感情色彩,会妨碍观察的新鲜感与客观。他总是在访谈中反复强调自己只是一个简单的观察者,中国给了他拍摄的欲望。但是,面对这张照片,我们还是不得不佩服他对中国的了解。八角桌、石墙、松树、雾气,近景、中景、远景以及背景无一不是典型的中国场景,而就在这幅水墨山水的中央,赫然端坐着一只“兔子”:一个被系紧的塑料袋,塑料袋是兔身,提手正好是兔耳朵!它的意外出现与风景形成反差,而摄影家索性将作品命名为《小兔子》,带着一点幽默,一点童心,一点温情和一点淡淡的讽刺,让人忍俊不禁。我们相信,熟悉并没有让他变得漠然,这个中国的老朋友依然保持着视线的新鲜与好奇。


发条兔子
陈升|词曲

嘿!街边上的流浪汉
慢慢地抬起他那张绿色的脸孔
我想说我们都懂我跟他是同一
国是吧!
我想我一定是吃了太多的萝卜
才有一张毛绒绒的脸孔
会不会又睡了一觉醒来
变成骆驼还长了肉球
老太婆你就快说
我到底哪里犯了错
还给我今天出门的脸孔
谁稀罕兔子的容颜
你这样跳一跳就像只青蛙
你那样跳一跳就像只兔子
今天我想我昏了头
不知道自己在胡思乱想什么
大概是因为活在慌张的世纪末
每个人都该有张怪脸孔
你那样跳一跳就像只兔子
你这样跳一跳还是只兔子
老太婆你好像没说错
兔子里真的是有发条
那样跳一跳像上了发条
我想我真的是昏了头
那样跳一跳就像只兔子 兔子



卢西安·弗洛伊德,《椅子上的兔子》(Lucian Freud,Rabbit on a Chair ),1944 年

1944 年的兔子(伍忱|文)英国画家卢西安·弗洛伊德(Lucian Freud)深居简出,20 世纪的艺术潮流跟他无关。他一直在画肖像,从年轻的时候开始,画贵族也画平民,那画中肖像的目光总是被放空,后来干脆闭上眼,躺下来,任由画家的目光和油彩切割进去。曾经躺在那里的有男人、女人、画家的朋友、母亲、一只名叫 Pluto 的狗、一只猴子、一盘熟得通红的虾,还有画中这只兔子。

这是一只优雅的兔子,画于 1944 年,侧卧在藤椅上,微微蜷缩,这种卧姿,后来屡屡出现在他另外一些画里(Pluto 狗和人物都曾以侧卧的姿态被描绘)。比起四脚朝天的姿势来说,这样侧卧显得十分内敛,体温不会散掉。他让兔子看起来像是睡着了——“我喜欢让画中的形象看起来是在睡梦中,或者竭力要睡着。”一只睡着的兔子在做梦,它做了什么梦,我们不知道。睡者的形象是游离的,似乎不在场,但又的的确确占据着空间,兔子的眼睛眯成细长的缝,带着点点的曲线,这是他早期的画,还没有后来那么凝滞的笔触,但是深沉的疲倦与荒芜的气氛已经表露。就好比这是肖像画家的职业道德,无论画动物还是画人,卢西安都会用同样的力道和观察方式。冷静地,甚至有点疏离,不同的生命个体在方寸之间获得同等尊重。

卢西安的爷爷,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擅长解梦,但是卢西安不解梦,几乎是从这只兔子开始,他反倒让大家都睡去,越深越好。而他,用目光抚摸躯体,用笔记录下睡梦之外的一切。



爱德华多·卡茨(Edurdo Kac)用一组摄影作品《解放 Alba!》(Free Alba! )记录了“绿色荧光兔”如何被不同语言的报纸报道,那些匿名的不同身份的读者也成为“GFP Bunny”项目的参与者,2001-2002 年。

逆袭!绿色荧光兔(蔺佳|文)兔子 Alba 2000 年 2 月出生于法国 Jouy-en-Josas 生物遗传实验室,应转基因艺术家爱德华多·卡茨(Eduardo Kac)的要求,这只兔子在受精卵发育时期被注入了从水母身上提取的绿色荧光蛋白。但由于卡茨与实验负责人、遗传学学者路易-马利·乌德宾(Louis-Marie Houdebine)的争议,Alba 并没有按预期被卡茨带回他芝加哥
的家中。在普通环境下,Alba 是一只正常的红眼睛白兔,但在蓝光照射下,Alba 的身体细胞会变成荧光绿色。Alba的诞生只是“GFP Bunny”项目(绿色荧光兔,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 Bunny)的第一步。卡茨计划将“GFP Bunny”发展为席卷公众舆论的社会事件,人类对家兔种群的培育筛选已经有 1400 年的历史了,转基因兔子只不过是对古老规则的重新演绎。Alba 并非物竞天择的产物,但卡茨认为 Alba 存在的价值在于激起艺术、科学、哲学、法律等专业领域与社会文化、大众伦理之间的持续对话,测试人们对正常、异常、纯种、混种等概念的多样化观点,加深人们对生命遗传学、有机体、环境学、转基因生物的等新鲜科技词汇的理解。

虽然没有取得 Alba 的最终监护权,卡茨在艺术方面做足文章。从 2000 年起,绿色荧光兔 Alba 和它的变形形象频繁出现在绘画涂鸦、丝网印刷制品、街头装置、旗帜、路牌、报纸、数字互动作品、雕塑、摄影、书籍、讲座中。2009 年,卡茨甚至利用谷歌地图记录了兔子图形的航拍图像。其实,Alba 在 2002 年就被宣布正常死亡,即使活到今天,这只时过境迁的老兔子还能否引起社会波动着实令人存疑。如同近亲繁殖,卡茨符号化的艺术表现越来越概念先行,绿色荧光兔走向了图解式的臆想。既然兔子已死,基因遗传实验的争议也已过期,何不让它无疾而终?



“兔帽”竖起和耷拉下来的两种状态 Tal Drori|图片提供

神奇兔帽(Tolbiac|文)请戴上这顶由意大利设计师塔尔·朵里(Tal Drori)发明的“兔帽”,它由一副耳机、一个
音乐播放器以及倾角传感器组成,从此我们将以兔子的语言表达心情。当我们竖起粉紫色的“长耳朵”,音乐自动停止播放,人耳恢复本能,周围的同志们,交流时间到了。当“长耳朵”顺着脑袋两侧温柔地趴下时,传感器将开启聆听模式,把我们再次带回音乐的世界。如设计师本人所说,这是件“聪明而可笑”的装置,就让我们绕行千里借助兔子交流吧,也许可以舒缓同类间交流的矜持和冷漠。


宇航局决定找一只兔子同勇敢号宇宙飞船一起上月球,然后把兔子留在月球上。一个月后再派飞船把兔子接回来。
……
白兔的生活待遇一夜之间一步登天。它住上了有空调的房间,吃胡萝卜,吃白菜心,吃水果,每天还有穿白大褂的人来给它检查身体,做心电图,透视,量体重。从医生的嘴里,白兔知道自己要坐宇宙飞船上月球,而且将被遗留在月球上,成为地球留在月亮上的唯一的生命,太可怕了!
……
一个月后,勇敢号飞船来接白兔了——当然飞船上的宇航员并没抱希望。
……
玉兔被安置在一座豪华的别墅里居住,官方给他提供了 20 名服务人员。别墅里有空调、彩色电视机、高级音响设备,还有一辆超豪华小轿车供玉兔使用。
……
在全市选民投票选举中,选民们一致选举玉兔为该市市长。
……
市长看中了一位姑娘,决定选她当夫人。
当这位姑娘得知自己即将同兔子市长结婚时,兴奋得合不拢嘴。要知道,将来她有了离开地球的希望了——比出国强一百倍。
……
玉兔市长认为红灯像他的眼睛,是对他的不尊重,他命令取消红灯,全换成绿灯。
……
秘书忙拿起电话,向全市公民发布玉兔市长的第二号命令:“从今天起,全市人民的食物一律改为胡萝卜或胡萝卜制品。”
……
玉兔市长讨厌高楼,他看不见上边。所以他要将楼房都改成平房。
……
“我觉得我家的波斯猫也能当市长。”一个外号叫小鸭梨的男孩对伙伴们说。
……
玉兔明白自己的好日子结束了,它弄不清为什么大人们看重它而孩子们还拿它当普通的兔子看。
……
整个城市都轰动了——来自月宫的玉兔原来是一只波斯猫装的!市民们觉得自己被侮辱了,他们成群结队来到市长别墅前,要求处决那只行骗的猫。
交通事故死难者的家属向法院起诉,要求制裁波斯猫。市长的岳父向法院控告,说波斯猫欺骗了他女儿的感情,并要求法院判决他女儿离婚。全市公民联合起来控告波斯猫冒充月宫来的玉兔,盗用上天的旨意,滥发命令,扰乱城市的秩序。
……
翻译控告波斯猫说的兔语语法有毛病,不规范。市长夫人控告波斯猫把她从民间抢来,强逼成亲。
正当警察要把波斯猫扔进囚车时,小鸭梨和土豆把玉兔送来了,他们不忍心让波斯猫当替罪羊。
“把波斯猫放了,给你们市长!”小鸭梨说。
人们愣了,波斯猫并非诈骗犯,玉兔市长回来了!
小鸭梨和土豆抱着波斯猫回家了。
玉兔还能继续当市长吗?


——节选自 郑渊洁《鲁西西总动员:上过月球的兔子》

 

(更多“兔”的故事见《艺术世界》2011年新年特刊)

» 返回文章列表
我来说些什么
  昵称*
  邮件*
  主页
  验证码*

首页 | 关于我们 | 读图 | 订阅 | 广告及活动合作 | 活动 | 零食 | 联系我们

This site uses JT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