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伟,《开发区长卷》(局部),2010 上海双年展|图片提供
王晓渔|文
在宋代画家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上大兴土木,关伟的《开发区》让我想起在网络上风靡一时的“恶搞文化”,想起一幅新版《清明上河图》,画中的小摊小贩都不见了,图片解说是:“城管来了。”《开发区》创作于 2001 年至 2002 年,早于“恶搞文化”的年代。“恶搞”一直是艺术的核心元素之一,尤其当想象力被视为“恶”的时候,“恶搞”在艺术伦理中就是最大的善。
究竟是艺术在“恶搞”,还是现实在“恶搞”?关伟仅仅在《千里江山图》的印刷品上大兴土木,如果他在这部作品的真迹上动手,我相信,所有的人都会认为他疯了。(当然,这种可能性基本不存在。)但是,现实中的千里江山,开发程度远甚于《开发区》,逢山开山,逢水架桥,江山为之变色,人们熟视无睹。难道现实中的千里江山,在价值上低于《千里江山图》?现实中的“恶搞”被最大程度地容忍,艺术家们无计可施,只能还以艺术中的“恶搞”,“以恶制恶”。
《开发区》与“恶搞文化”的区别在于,它很节制。那些建设规划精细而且专业,仅仅从画面上,几乎看不到“恶搞”。它向观众说明,“恶搞”是“趣搞”,也是“善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