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世界 2017年12月325 期
久视不识 TO SEE AND BE SEEN
 
2017 长度项目优胜方案
 
通过展示艺术作品——包括直接 讨论文字与图像关系的观念艺术 作品,及近年来常见的探索数字 科技对于文字以及图像的全面影 响的艺术作品作品——我们尝试 展示并讨论文字在图像中的意义 及形式的转变。同时,我们也将 以艺术家写作及展览图录为例讨 论文字与视觉艺术的关系。 
 
 
优胜编辑团队:顾灵、周详

 
评委会
 
龚彦,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馆长、《艺术世界》杂志主编 
 
凯伦 · 史密斯(Karen Smith),英国艺术评论家及策展人 
 
费大为,中国当代艺术评论家和策展人
 
陆兴华,同济大学人文学院、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学院教授 
 
 
2017 长读项目
公开招募:2017 1 16 日―3 26  
 
初选:2017 3 27 日―4 2  
 
终评:2017 4 5
公布:2017 4 21  
 
 
出版:
 《艺术世界》2017 10 月刊  艺术与废弃物”(朱欣慰、边路原
《艺术世界》2017 12 月刊久视不识”(顾灵、周详
[ 伦敦|赛迪 HQ 画廊 ] 徐震超市(2007/2017)

 

徐震超市( 2007/2017 )

英国伦敦|赛迪 HQ 画廊

2017 年 9 月 21 日 ― 11 月 4 日 

(边路原|,朱欣慰 | )徐震超市位于伦敦 Soho 一条繁忙的小街上,店面不大,看起来更像个便利商店。 走进超市,货架上整整齐齐地摆满不易腐坏的食品,以及 少量个人护理用品。没有水果、蔬菜、鲜肉、牛奶、面包, 只有带着不透明各色包装的袋装或罐装食品饮料。在某些 区域能看到一排透明的饮料瓶。从这些透明的瓶子看得出, 这里有些东西不太对劲。货架上的商品正是问题所在。这 里只出售中空的商品包装,仅呈现消费的形式与视觉维度, 而不必顾及商品的食用性问题。 
 
通过强调想象之物而非实在的商品,超市也提示了消费主 义的另一面,即致力于对抗腐坏。品牌的标识,商标的图 案虽然由平面设计产生,通过商品来到消费者手中,可以 摸到,也好拿好放,不过最终仅供一次性使用。在徐震超 市里,包装的作用在于,其作为非物质的、超验的、普遍 性本质的载体,每一件都清晰可见。五彩缤纷的形状和图 案浮掠过眼前,与之对应的是密封其中的概念式内容。在此, 这些产品都保留了一种无形的理念,与各种自然食品不同, 不包含那些易腐的,终究要再重返自然的物质成分。 
 
静观这些热门品牌,能够发现消费主义与宗教在蕴意和策 略上的相似之处:源于熟悉感的抚慰,包含诸多符号、象征、 仪式和信仰的体系,消除人们对物质腐朽的惧怕,劝诫将 肉身过渡到理想化的理念之域。然而,消费的模型中缺乏 献祭的观念。这些品牌并不要你等到转世时进入极乐世界, 它们要你相信那样的世界在此时此地就随手可得。徐震超 市阻挠了这一承诺,将消费的运作方式和其试图控制消费 者的视觉和形式机器赤裸地陈列出来。这些闪闪发光的塑料或金属包装表面仿佛镜面,其光彩的表面映照被消费文 化所控制的人们,我们对真正购买这些产品的欲望与想象 使之清晰可辨  
 
超市里的顾客对产品的欲望遭挫的同时,也需要面对自己 受其摆布的状态。但这里保留的并不是可以预见的”, 而是一种活跃的、富于社会性与想象性的空间。商店的门 脸和立在门前的招牌都使这家超市成为街道上生动的一 隅。商店本身让人感受到它来源于各种记忆。这些记忆附 着在图像、材质、声音,以及物品与人、地点和时间的关 系之上。超市收银员 / 画廊助理说,她在这里从不觉得无聊, 总有可以观看的东西。空间内的声音效果也显得舒缓 排成列的包装商品分成几层摆在贴着墙的架子上,从地面 到天花板,仿佛消音室的墙面,吸收而非反射声音,为顾 / 听众提供一个惬意的环境。而浏览、挑选、在收银台 付款、把东西装进塑料袋,拿好超市收据小票 这一套 程序或仪式对观众来说都熟悉而亲切。这些设置都打破了 自我、画廊空间、画廊工作人员或超市收银员之间的界限。 
 
 
我跟收银员聊了聊。她告诉我,常有街上路过的人进来买 面条,然后她就不得不告诉他们,丝毫不带讽刺:“ 好意思,都是空的包装袋。像在群展美国超市” (American Supermarket,纽约,1964),布里 (Ben Birillo)、保罗比安切尼(Paul Bianchini) 安迪沃霍尔(Andy Warhol)、贾斯帕琼斯(Jasper Johns)和罗伯特沃兹(Robert Watts)等多位艺术家 用日常食品的拟象填满的杂货店,徐震超市营造出一个沉 浸式环境,将艺术与日常生活等同,打破艺术家与杂货店 老板、收藏家与超市顾客之间的区分。 
 
不同于美国超市”,徐震超市剔除了商品的物质内容物。 拿着这些空瓶和塑料纸包装,人们无法感受到其装满时的 重量,或在摇晃时听到其中动静,而这些往往带给人们某 种满足感。在达米恩赫斯特(Damien Hirst) ”(Pharmacy, 伦敦 , 1992),处方药的包装盒整齐 排列在架子上,将观众的注意力集中在批量产品的包装膜 上。与日常消费品不同,药品包装被设计成抽象或不引发 欲望的外观,给出明确的信息,细致地控制与规定个体的 消费。令人出乎意料的是,日常消费品被清空内容 物后,似乎也有点类似医药包装,带有某种抽象冷峻的特质。 
 
离开商店前,我在货架前来回走动,看能买点什么。我最 终根据它们的形状、简单的颜色、设计、字体选择了两个 饮料盒。收银员告诉我,她虽然不喜欢喝七喜,但还是买 了个七喜的空罐。她自己也对此感到一丝意外,但发现瓶 罐的设计与英国版本有别,因此觉得它有吸引力而与众不同。 与收银员的交谈不仅让我了解到人们对这个展览作何反应, 也让我明白了收银员在这件作品中的重要角色。如果没有 他们在场,作品就会变得单一浅显,成为空洞的景观。这 些收银员的参与使观众也成为仪式表演的一部分,而这一 切在日常生活中都已经被人们熟悉且反复排演过。观众很 自然地就被赋予购物者的角色,他们不假思索,就能 够熟练地在熟悉的环境与包装间游走。对这些空瓶的讥讽 评论也作为社会交换的诸多时刻,充盈而活跃。这也许是 因为徐震超市并未提及规模、权力以及对规模化生产的平 庸恐惧,而是以人为度量,通过世俗特质,以及通过它与 我们互通,使我们因之而动的方式来展现自身。徐震超市 矛盾地描绘了在消费文化和艺术市场中的生产与消费。它 也投入地既批判同时也参与了消费文化与艺术市场。我拿 到装着两个空包装的超市提供的塑料袋时,看到上面写着 “fill the void ” (填满空虚),我在想它究竟是指哪里 呢。 

 

 

» 返回文章列表
我来说些什么
  昵称*
  邮件*
  主页
  验证码*

首页 | 关于我们 | 读图 | 订阅 | 广告及活动合作 | 活动 | 零食 | 联系我们

This site uses JT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