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心|文)位于格林·纳夫塔利(Green Naftali)画廊的“Rhi Anima”是陈佩之于2015 年古根海姆美术馆的Hugo Boss Prize 获奖者个展之后的纽约首次展览。2009 年之后,陈佩之进入“半退休”的阶段,他将展览频率放缓,重心逐渐从视觉艺术转向写作和独立出版。也是在2009 年之后,这位曾以动画及单频道录像为主要创作媒介的艺术家开始表达出对“屏幕图像”的厌倦。他曾评价,只要是出现在电脑、屏幕或者投影中的图像,无论它们多么具有沉浸感,在本质上都如出一辙。“Rhi Anima”便是陈佩之在不依赖于屏幕的动态图像进行创作的一次新尝试。
在从小巷走进格林·纳夫塔利画廊的大门时,幽灵般的人形便透过玻璃,舞动在观者眼前。这些被艺术家称作《呼吸者》(Breather)的鼓风式充气人会立即让人联想起商家在路边招揽生意时常用的长条形充气人偶。然而,与那些总在欢乐地舞蹈的充气人偶相比,陈佩之的《呼吸者》却透露着令人惶惑不安的气息。“Rhi Anima”中的作品呈现于画廊的一楼及八楼两个展厅,作品皆以希腊语或以希腊语造词方式臆造的名称命名,正如展览名源自亚里士多德的《论灵魂》(De Anima)那样。一楼展厅中的《呼吸者》多为黑色,在其中体量最大的作品《在西方世界的灾难中生活的快乐》(Pentasophia: Le Bonheur devivre dans la catastrophe du monde occidental) 里,五个相连的“呼吸者”在一个被支起的平台上,如马蒂斯的油画《舞蹈》中的人一般起舞;在平台下,则堆积着由塑料袋、空水杯、书页、油画复制品等组成的垃圾。这看似是对作品名的一次直白解读,然而“呼吸者们在垃圾上无休止地扭动,使表象上的狂欢消耗殆尽,只剩下内在的空洞与沮丧。而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浴者 I》(Le Baigneur I),这位与马蒂斯或塞尚笔下浴者造型相似的“呼吸者”瑟缩在墙角,其颤栗的躯体似乎正处于不知名的痛苦之中。而《鬼脸之后》(Pillowsophia: After Ghostface)则是借用在美国流行影视中常见的鬼怪形象,影射美军虐待伊拉克战俘事件。陈佩之在创作中对国际重大事件具有持续性的关注,这些“呼吸者”们虽然是没有肉体的非生命存在,却似乎正经受着与处于争端地区的人们相似的失落与绝望。
 位于格林·纳夫塔利湖拉昂光线更为明亮的八楼展厅中的作品则多为白色。高居空中的白色“呼吸者”们散发着略带神圣意味的光线,似乎与地面上的黑色同类分属两个世界。其中,《来自三女神》(De Se Moerae)与一楼展厅中《在西方世界的灾难中生活的快乐》在形式上相呼应,三位相互连接的“呼吸者”在种植着人工草皮的平台上插下一面黑色的旗帜。它们是谁?作品名暗示着它们是希腊神话中掌管人类命运的三女神,然而其高耸的尖型白帽却很难不让观者联想到“3K 党”成员。此时,圣洁的女神与宣扬极端种族主义的“3K 党”形象相互拉扯,生成强烈的倒错感。在《圣母与孩童们》(Madonna With Childs )中,“呼吸者”们则又无言地传达着宗教画中的圣母子形象和流行文化偶像麦当娜与其收养的孩童这两幅重叠的图像。这一创作手法更直观地见于展览中名为《Espacescape》的作品之中。在四幅纸本之上,整齐地以层叠的方式列印着难以破译的密码。
展览“Rhi Anima”本身就如同一组密码,没有灵魂的“呼吸者”是密码的编制者。通过鼓风机、古希腊哲学、代表 20 世纪初期前卫精神的法国画家、美国流行文化、当代国际政治事件与其他未能辨认力量的注入,“呼吸者”们拥有了临时的生命,以单调、重复而又强烈、尖锐的方式折射出美国甚至更大范围内的人类生存图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