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松 | 文 栏主:常年潜伏在新华社内的科幻异端无间人。 |  |
迪克是我知道的最惊世骇俗的科幻小说作家。他把想象的艺术发挥到了极致。在《天空之眼》中,他预设产生了八位无意识的人物,无论哪位清醒过来,他都发现自己身处一个私人现实中。在其中,他就是真正意义上的“上帝”。在《机器人梦见电子羊》中,人类已与自身的感情疏离,依赖由“情绪器官”生产的合成情感而生。主人公为自己设置了“一个对工作富有创造力和活力的情绪”,为妻子设置了一个第 594 号情绪(“愉快地感受到丈夫在各个方面比自己更胜一筹的智慧”)。宗教也由机器控制,变成了商品。在《尤比克》中,迪克作出了两个假设。一个是,具有超心理能力(读心术和预见术)的人经常被公司聘请,作为工业间谍。另一个是,死者可以被存储在冷冻的“半生命”状态,生者能读懂他们的脑电波,和他们交流。小说中,绝大多数人物都处在死亡状态。在死后,他们朝向更深的死亡滑去。在《遮蔽的眼睛》中,一位患有精神分裂症的警察充当卧底,他伪装得非常成功,以致最终对自己也展开调查!在《少数派报告》中,警察是通过一群白痴预知犯罪来制止未来的犯罪的,听上去多么荒唐,却又如此的现实……
科学幻想是人类进入工业社会后创造出的一种新的艺术表现形式,它在眼花缭乱的科学技术背景下,勾画出种种匪夷所思的乌 托邦和反乌托邦,揭示什么是真实,什么是人性,并形成庞大的包括文字、影像、商品在内的产业,进而融入日常生活。上海世博会就是大量科幻元素综合的范本,但它绝不是迪克类型。事实上,很少中国人知道迪克。中国人一般都被推荐去读凡尔纳的英雄冒险,或者去看《阿凡达》的“纯净”。但史上最伟大的科幻电影却是根据迪克作品《机器人梦见电子羊》改编的《银翼杀手》(《阿凡达》与之相比显得十分幼稚)。但这却是在迪克死后的事情。
……
(全文见《艺术世界》2010年7月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