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世界 2016年9月311 期
体育·喻体

艺术世界|策划
蔺佳 | 责编
 
虽然体育在当代艺术的视界并不占主场地位,但艺术家们对体育的根源、现象、文化的观察、反思和借用显现出独特的视角,一部分创作者将艺术家身份与规则制定者、观众、运动者的身份进行重叠,创造出超越表象、置身事内的崭新关系。本期“长读”围绕“竞技体育及其隐喻”“社会建构下的身体”“国家、媒体、商业话语下的体育形象”“足球——从古老的游戏到全民文化”“体育场地”,勾画出一幅环环相扣的全景画。
[ 布莱克浦|格伦迪美术馆 ] 詹妮·斯蒂尔:愉悦的建筑
詹妮·斯蒂尔:愉悦的建筑
英国布莱克浦|格伦迪美术馆
2016 年 7 月 2 日 - 8 月 13 日
 
詹妮 · 斯蒂尔,《度假胜地》(Jenny Steele, A Restorative Resort)、《联姻》( Marriage),2016,格伦迪美术馆|图片提供
 
什么站了起来/什么倒了下去
 
(Linda Pittwood(琳达·皮特伍德)|文,胡默然|译)在楼梯最上面那间私密的屋子里,一缕清凉的夏日光线下沉并落在一小组作品上,这些作品看上去就像是从其置身的建筑当中流溢出来的一样。屋子外面,雨天似乎让一切都变得灰蒙蒙的,同时也影响到了这儿的氛围,让我忧郁了起来。但是在这间屋子里,马卡龙色与大理石般的白色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其间又夹杂着木头的温暖:木制的家具、地板和各种边框。

墙纸和纺织物的重复性设计是斯蒂尔此次个展作品中最闪耀和成功之处,这种设计出现在《海风是解药》(The Sea Breeze Was The Cure , 2016)和《度假胜地》(A Restorative Resort ,2016)两件作品中。所有作品的出处来自“摩登”———起源于20 世纪30 年代的建筑与设计风格。在时间长河中的一点:在此之前一切曾是我们的想象,而在至此之后想象可能已经成为现实。这是一种渗透进乐观主义的风格。曲线、太阳光线般的几何学、一点点装饰艺术、健康的躯体游向无尽的泳池、宽敞的楼梯向前绵延却并没有明确的休止。所有这些构成了这位艺术家的“调色盘”。

在某些绘制细节及小块手工纺织物上,我们可以发现来自艺术家本人的手艺,但是对反复出现的图案的利用则流露出大规模生产和广告业的痕迹。家中自制与工厂制造的对比抓住了这种风格的要害,那就是我们根本不需要依靠那些知名从业者来了解它,哪怕是业余人士也能从广告语或者一套茶具的姿态认识到其风格的特定理念,因为这种理念是通过光纤、空间以及比例即可得到传达。然而即便如此,斯蒂尔还是在她的研究过程中留意了奥蒂·伯格(Otti Berger)、玛丽安·马勒(Marian Mahler)、根塔·施托尔策(Gunta Stölzl)和吕西安娜·戴(LucienneDay)等知名设计师。

本次展览相当于一个交汇点,将艺术家的长期调研项目(叫作“回望/前进”)、她迄今为止创作的所有作品——她正是从这些作品中挑选了部分来参加此次展览——和她的作品所激发的问题汇集在一起。在最近某个画廊所组织的一次题为“摩登海滨的遗产”(The Legacy of Seaside Moderne)的讨论会上,部分问题被正式提了出来,或者说最起码是有人问起。这些问题关注时间与地点、保存,以及时尚与未来。
 
詹妮 · 斯蒂尔,《海风是解药》(Jenny Steele, The Sea Breeze Was The Cure),2016,格伦迪美术馆|图片提供

斯蒂尔将她的研究重点描述为“摩登海滨”,这种风格以“海滨”作为开始,暗示了它是如何在西方和西方的殖民地之间来回迁徙的,与其轻松、光明的一面形成对比,为自身增添了更为黑暗的维度。正如吉尔罗伊(Gilroy)的《黑色大西洋》(Black Atlantic),这种风格正是通过国际交往才得以被构建出来。艺术家表示她项目的出发点可以追溯到她在南非所度过的时光。在那儿,这种风格与后殖民以及政治叙事相互作用。接下来,她将会把自己的研究扩展到 20 世纪 30 年代美国迈阿密的海滨建筑。

关于现代主义这个大放光彩的“海滨”变体,在英国沿海的很多个地方可以找到不少例证,最有名的在布莱顿(Brighton)以及英国南部。但是斯蒂尔将她的注意力集中在了英国西北部。在相对而言社会堕落的背景下,这里的建筑,尤其是在它们被重建的地方,比如说莫克姆(Morecombe)的米德兰酒店(Mildland Hotel,1933 年建造,2008 年再次开放)反倒成为了一个积极的信号。它们对着英国在战后蓬勃发展时期的那些度假者的鬼魂说话,并且将自己带到了目前这样一个状况之中:既无法抛弃过去的繁荣继续前进,也无法恢复这一繁荣景象。

现代或者摩登风格在英国当下十分流行。如同那些在 21 世纪重新焕发生机的建筑楼房一样,家具的价格在拍卖中也日渐增高,同时还有专门的杂志和社交账户来经营这样的买卖。斯蒂尔将其大受欢迎的原因归功于它们干净简洁的外形,以及它们激发出的振奋人心且超凡脱俗的感觉,还有“因对当下的不满而形成的一种集体怀旧”。

斯蒂尔提到了马里奥·萨尔瓦多里(Mario Salvadori)的著作《为什么建筑高耸/为什么建筑倒塌》(Why buildings stand up/why buildings fall down)给她的影响。她表示,这本书主要论及“就工程学和社会叙事方面而言,建筑承重的原则以及建筑倒塌原因”。对她来说,“追寻历史建筑的意义非凡,因为它们就像是对往昔、对旧时的政府以及对社会历史的一个暗示。我真的觉得历史建筑为那些曾经住在里面人、住在其附近的人以及参观过其中的人创造了一种地方意识和身份意识。”

我想这也许是对的,即人们需要居住在层层历史的周围,但是偶尔将新旧两种身份并置会造成紧张。这个问题闪现在斯蒂尔的作品之中。在布莱克浦所展出的部分艺术作品更像是某种试验品,它们仍然处于找寻最终表达的道路上。然而,艺术家将建筑本身化作图绘,而后再将其变成织物和装置的技法都激发了一种情绪,这种情绪可以被完美地描述为:“愉悦”。
» 返回文章列表
我来说些什么
  昵称*
  邮件*
  主页
  验证码*

首页 | 关于我们 | 读图 | 订阅 | 广告及活动合作 | 活动 | 零食 | 联系我们

This site uses JT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