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世界 2015年11月302 期

人造边缘

艺术世界|策划
陈冰雨、王懿泉、汤骁晖、杨圆圆、栾志超|责编

当代,去主体化,去中心化在理论上已经成为艺术界的基本共识。在交通便捷,传媒发达,人群混居的当代,传统的边界正逐步淡化,人对边缘的制造与认知也显得更 为微妙。本期专题不打算提纲挈领,不提供终极答案,却愿意在这个“一直生长”的当代世界里借由作者的触角跟你一起探寻变动的边缘。从“边缘”到“多元”, 我们慢慢造。

61 秦晓宇:恰恰因为“工人”这个身份,他们以前很少被人关注
子七|采访


工人诗人吉克阿尤在今年 2 月的皮村朗诵会上

ArtWorld:你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关注“工人诗歌”的?还记得读到的第一首工人诗歌是谁的作品?当时读到的时候有什么感受?

秦晓宇:2013 年,我担任一个网上诗歌奖的评委,读到许多工人诗人的投稿,各行各业的都有。从那些诗歌中,你能感觉到他们已经写了很久,作品相当成熟,而且长诗、组诗等一些难度较大的诗体他们都驾驭得不错,当时我非常吃惊。但很难说最初是哪一首诗打动了我,不过的确有些诗让人印象深刻,比如,郭金牛所写的为富士康安装防跳网的那首《纸上还乡》,跟 2010 年富士康的十三跳事件直接相关;再比如,有一个叫“湘西刁民”的诗人,来自水手世家,他除了做水手以外,还在工地上打工,他写了许多十四行诗,遵循比较严格的韵法,而且这种写法十几年来一以贯之,完全无视当下的诗歌潮流或者风气。那年我和诗人杨炼要去参加鹿特丹国际诗歌节,我们策划了一个国际诗人与国内打工诗人的网上互动活动,我试着联系湘西刁民,这个过程特别困难,因为他在工地上从事重体力劳动,休息的时间很少。这让我意识到,他们的写作状态和我们所熟知的诗人不太一样,只能劳碌之余见缝插针地写,而且他们最初也不是要成为一名诗人,而是因为生活中有太多苦闷、伤痛淤积在那里,他们渴望抒发。

ArtWorld:怎么找到这六位工人诗人的,又怎么确定拍摄他们的故事,而不是其他工人诗人?

秦晓宇:这六位被拍摄的诗人都出自我编的那部工人诗典,一开始都是在网上与他们联络。之所以选择这六位诗人进行拍摄,也综合考虑了他们在各方面的代表性、典型性,及其人生故事的感染力和启示性。比如说,我们当时想拍摄春运,辛苦一年终于可以回到家乡,这对于亿万打工者来说是一件大事,但我们又觉得现在的春节已经没什么意思了,所以我就想到去拍摄彝族充绒工吉克阿优。彝族人是不过我们的春节的,他们过的是彝年,而过彝年的时候,阿优又没有假期,所以他打工的七年里从未回家过一个彝年。在城乡之间、彝汉之间,在古老的民族传统与现代文明之间,阿优时时有种进退失据的尴尬,比其他打工者更多了一种悲愁。总之我们希望通过这一组群像,让大家触摸到中国工人阶级的灵魂和处境。

ArtWorld:如果说,作为诗评家,你编工人诗典是情理中的事,但作为导演,去拍摄纪录片,其实挺让人意外的。能说说你在纪录片中大致负责哪些工作吗?

秦晓宇:拍摄纪录片也是我的第一次尝试。从联系拍摄对象、打前站,到率队拍摄,直到后期剪辑,纪录片的全套工作算是都做过了。我觉得拍纪录片和文学创作也有相通处。首先,你得赋予影片一个有说服力的结构。我们纪录片中的几个人物,他们的生活几乎是平行的,彼此之间没有交集,为此我们采取了一个双线剪辑的方式。一方面,用北京皮村的朗诵会将他们从各自的工作生活现场凝聚起来;另一方面,我们还安排了一条从家乡出发到城市历险的线索,其中囊括了许多重要的人生命题。其次,就是面对素材如何剪裁的问题。实际上,每个工人诗人都有许多不同的面向,也被拍摄了大量的素材,比如老井,他是一个拥有二十几年井下工作经验的煤矿工人,当时我们也拍摄了他的家庭生活,还企图把他的家庭生活作为桃花源般的世界呈现出来,以此跟他的工作形成一个对照。但是,我觉得他最震撼我的是这样一个形象,一个大地深处的漫游者以及跟一切地下事物展开对话的人。在这一点上,老井有点像引领但丁游历地狱的维吉尔,他带领我们游历神秘的地下世界,而他的家庭生活如果加入进来,是会削弱这样一个形象。譬如但丁也是直接进入“幽暗的森林”,并没有介绍他此前的日常生活。


工人诗人郭金牛


工人诗人陈年喜


工人诗人绳子


ArtWorld:纪录片里有许多诗歌朗读,朗读的诗歌是你选出来的,还是工人诗人自己挑的?

秦晓宇:是我选出来的。但这还不是选哪首诗的问题,而是涉及到选哪首诗的哪几句的问题,因为显然,你不可能在纪录片中放进一整首诗歌。甚至有一首诗,在征得诗人同意的情况下,我做了适当的调整。那是影片的结尾诗,我们希望诗歌要很短促,同时又能高度概括中国工人的历史命运。后来我们用的是兰州工人诗人杏黄天的作品《最后》,那首诗本身写得很好,但我们希望这首诗在形式上能呈现出一种轮回的结构,它既像周而复始的生产流程,又像永劫轮回的命运。因此,这首结尾诗,我们就希望采用一种顶针的修辞手法,一句接一句,环环相扣,末尾的两个字又返回到开篇,由此形成一个封闭的循环。基于这样的构想,我们对杏黄天的原作做了些许的调整和润色。

ArtWorld:我觉得你拍纪录片的方式有点像写诗。

秦晓宇:你说得很对。其实许多纪录片都拍成了说明文,但在我看来,纪录片不单要呈现/ 见证,而且得保持一种诗性。这种诗性是收敛着的,内蕴着的东西,是需要你思考和感受的东西,而非直接告诉你。因为我们以诗歌为主题,所以诗歌的表现手法也成为我们所追求的效果,我们通过电影的结构、剪辑,以及场景与诗句的互文来实现这一点。我希望我们的纪录片既真实,又饱含诗性,富于启示纪实。


今年 8 月 1 日,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始作‘咏’者——《我的诗篇》工人诗人微纪录片首映夜”活动现场
ArtWorld:围绕“工人诗歌”,你们做了一系列的活动,编诗典,搞朗诵会,拍纪录片,举办研讨会,活动很多样,仅编诗典,或者仅拍纪录片是不是也可以?

秦晓宇:一个有审美价值、有启示性、有丰富的现实内涵,乃至包含许多底层打工者真实诉求的东西,我们是否有必要让更多人知道,甚至不仅仅是让中国人知道?在资本全球化的语境中,中国底层打工者的命运,跟全球资本运作的系统结构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因此,打工诗歌就不应该只局限为一种文学现象,仅有诗人和诗评家的阅读是不够的,我们应该用各种方式让更多人领略这些诗歌。

ArtWorld:关于您做的这些事情,有人评价很高,比如姜涛,认为你们唤起了一种真正的诗歌公共性,也有人持相反的意见,觉得这里面依然有某种权力机制在作怪,给予底层一个发声的空间好像成了一件特别困难的事情,您觉得问题到底出在哪儿?您对这些批评怎么看?

秦晓宇:如何让底层发声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议题,像斯皮瓦克说的“底层人能够发声吗”,这关乎社会正义和历史真相。我的这种方式,的确是一种知识分子的参与甚至组织。但知识分子也各不相同,我不在政府、学院或企业工作,算是独立性比较强的知识分子,而且我更是诗人和诗歌评论者。假使今天是一个工人诗人来做我的工作,也不是没有问题,比如《工人诗歌》和《打工诗人》这两份民间刊物互相斗争得厉害,近乎水火不容,都有各自的作者群和侧重点。所以,我觉得良性的、有建设性的方式,是大家一起来推动包括工人诗歌在内的底层发声,而非因为我的什么身份就否定事情本身的意义。工人诗歌是底层的一次主动表达,它展现了底层幽微的精神世界,表达了他们那些勾连错综、莫可名状的情感和心理,这种发声是对其他发声方式的重要补充。

ArtWorld:“工人”身份是否真的使他们的创作区别于其他诗人?能不能给我们举一些例子,具体说说,一个非工人诗人所写的工业经验与工人诗人之间的差异,工人诗人又怎么在诗歌中处理那些生活中的非工业经验呢?

秦晓宇:这个问题我和许多人也讨论过。我觉得身份有时候是一个重要的契机,往往会为诗歌带来新的经验、题材、风格与活力,甚至催生新的诗歌类型,比如田园诗、游仙诗、山水诗、边塞诗等等。陶渊明正是在归耕乡野之后,开创了田园诗传统——这类诗歌乃农耕时代的象征,一如本书中的作品之于现代工业文明。所以说,身份对于诗歌究竟是标签还是烙印,取决于两者之间是否存在某种深刻的内在关系,取决于诗人的“社会性自我”是否在一定程度上主导了创作活动,并由此形成基于身份的文学特质(当然身份本身亦为有待辨析之物)。所以我想,当一个人作为一名旁观者,去观察工业经验时,他一定会有和观察对象之间的距离,此外,他很难“内在地”来呈现一种生产过程,这里的“内在”是一种机制性的东西,也就是说他很难获得一个从社会工业生产流程内部的观察和体验位置;其次,他也很难使内心经验和劳作经验水乳交融,而工人诗人不仅内在地观察工厂生活和生产经验,而且也把自己内心深处的情绪、欲望、痛楚等与那种观察融合在一起,两者无法剥离开。

ArtWorld:“工人”这个特殊身份会不会让一些诗人获得更多的机会?他们因边缘而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秦晓宇:应该这么看,恰恰因为“工人”这个身份,他们以前很少被人关注。目前,中国当代诗歌的重要选本,以及文学史的主流叙述基本不涉及这样一个群体,但他们的写作其实一点也不差,譬如工人诗人绳子,完全可以和中国当代最优秀的诗人比肩而立。全球化是一个重大的当代主题,中国有许多诗人也在处理,但几乎没什么杰作,反倒是绳子这样一位县级酒厂的工人写出了极具深度的全球化之诗,他可能都很少离开本地,但全球化的惊人之处正在于它可以把任何一个偏僻地方的普通工人也深深卷入其中。绳子的长诗《失魂落魄》书写了国际金融危机给一家工厂带来的灾难,以及置身其中的工人“失魂落魄”的精神状态。1980 年代以来的新诗创作可以理解为个人主义诗学的持续胜利,毛时代那种阶级主体、人民主体的写作被抛弃了,代之以自我主体性写作,这样的写作在最好的情况下亦如野鹤孤云,现在确乎到了需要对此进行反思的时候了。比如在新的历史语境下,阶级意识与阶级话语是否不应被诗人彻底放逐,又该如何召回?比如在一个个人主义时代,如何通过诗歌伸张与传达海德格尔所说的“共在”?就此而言,绳子重启阶级诗学及集体自我特质的卓有成效的写作,给我们带来诸多启示。所以,我所做的工作,只是让人们重新看到一个应该受到重视却重视不足的群体,至于他们今后的文学命运如何,这不是我所能决定的。

ArtWorld:你曾说工人诗歌在诗歌中是边缘的,诗歌在当代文化中是边缘的,现在纪录片取得了很大的成功,而你编的诗典也在学界和社会上引起了人们的讨论和关注,你的看法有没有改变?

秦晓宇:我想工人诗歌和诗歌本身依旧是边缘的。当代是一个权力与资本取得压倒性胜利的时代,因此一个东西如果不能受到这两者的青睐,它就很容易被边缘化,诗歌就属于这种情况。但这也有好处,因为边缘,所以它就更纯粹,诗人可以表达他想要表达的东西,不受制于权力和利益。并且一个边缘的位置,往往也是一个批判的位置。然而,现在令人不满的是,这种边缘状态使得诗歌被封闭在一个比较狭小的圈子里,甚至自我封闭,无法真正成为构建当代社会文化的一支重要力量。对此,我们在纪录片中也做了一次尝试,我称之为“社会朗诵”,以区别于诗歌圈里的沙龙朗诵或者官方举办的晚会朗诵,真正让诗歌回到了它所来兹的社会现场,直接进入到了一个更加开放的公共空间。


今年 7 月 12 日,纪录片《我的诗篇》在皮村打工文化艺术博物馆首映,导演秦晓宇在皮村首映会上




卡通片:小人儿工厂

风停了。然后下雨了
戴箬帽的小人儿拼命飞跑了
推独轮车踏独木桥
担扁担颠簸爬楼梯
拽厚毡布的小人儿憋红了脸……最小的零件
也不能让它随便埋进土里呀
一个小人儿
往考勤簿上写另一个小人儿的名字
一个小人儿
画出一排新房子
画出一排新烟囱
……两个小人儿成亲了
住进粉窗帘绿格子的洞房了
一些小人儿长大了,变胖了
罗哩罗嗦了
指挥另一些长也长不大的小人儿
整整齐齐撬动
整整齐齐喊号子。机器响了
铁亮了,钢红了
雨停了,鸟儿来喝水来了
然后出彩虹了,花儿也露脸了


田力
辽宁鞍山人,生于 1962 年。做过有轨电车售票员,1982 年进入鞍钢第二炼钢厂,成为一名操作工。1983 年开始写作。2001 年以工人身份当选鞍山市政协委员。现为鞍钢炼钢厂主控室操作工人,工龄三十年。


狗日的工厂

我曾经爱过你
如今 这里是一处废墟
在黑暗的旅程中
滋长着痛苦和愤怒的枝条
我拿什么来爱就拿什么诅咒
催命的时辰总在人最困倦的时候
待命 不容置疑的摧毁
常常在人最脆弱的那一刻
灰飞烟灭
而工厂是铁
肉体的打磨是持久的
要比铁更坚硬更有耐性
铁也会变成粉末和流水


绳子
本名许正先,1968 年生于苏北的乡村。18 岁进入徐州一家县级国营酒厂,一直做一线工人,从装卸工做起,然后是制曲工、发酵工、蒸馏工,期间虽然短暂做过其他工作,但基本还会回到原来的工种。2005 年与友人创办“工人诗歌联盟”论坛和民刊《工人诗歌》。2013 年 10 月在工作中腰椎骨折,影响了劳动能力,辞职另谋生路。


一颗花生的死亡报告

商品名:花生酱
配料:花生、麦芽糖、白砂糖、食用植物油、食用
盐、食品添加剂(山梨酸钾)
产品标准号:QB/T1733.4
食用方法:启盖后直接食用
贮存方法:开盖前于常温避光通风干燥处储藏,开
盖后请密盖冷藏
生产者:汕头市熊记食品有限公司
厂址:汕头市龙湖区新溪镇北中村远东工业园 B2 厂房
电话:0754-86203278 85769568
传真:0754-86203060
保质期:18 个月 产地:广东 汕头
网址:www. stxiongji. com
生产日期:
2013. 08. 10


许立志

许立志,曾用笔名浅晓痕,生于 1990 年 7 月 28 日,广东揭阳人。高中毕业后在广州、揭阳等地打工,2011 年初来到深圳,进入富士康公司成为一名流水线工人,后调至物流岗位。2014 年初合约期满后曾赴江苏谋职,不久返回深圳,9 月 26 日与富士康公司又签订了一份为期三年的劳动合同,9 月 30 日堕楼辞世。其诗集《新的一天》在他去世后众筹出版。


夜读东坡

因为是神游 你顺手牵来的大江
纸为流域 我是源头
地铺之上漂泊北宋 甚至东吴
灯光很容易恍惚到故国明月的亮度
空明升起 江月从来只有一轮
在一杯浊酒里浸泡且摇晃
你风中的发色 确认星光和月光为故乡
荡荡飞絮抽出的故垒西边
乃三国周郎风水宝地
也是你生花妙笔龙飞蛇舞的来历
此刻 乱石有理由回到你身边
抱紧身体 穿空壁立
惊涛除了拍击亿万年的岩岸
还有千堆万堆狂雪
从一页绵纸之上 回到
黄州团练副使横遭贬谪的内心
召回冠盖京华的青云旧梦
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
与其为美人光照的英雄盖棺定论
毋宁以退为进 以另一种高度
另一种千古风流 推开大江东去的隐喻

一条大江就这样被你独占了
并且永远独占下去
我想我仅有神游是不够的
借你浪淘不尽的才情 寻求一世风流的依据
工棚夜读的建筑民工蚂蚁
只能把工地大墙 当成赤壁


李永普
1965 年出生于河南邓州一户农家,因家贫15 岁辍学,学习做家具的手艺。1985 年远赴新疆打工,后辗转于湖北、陕西、甘肃等地,做过砖厂工人,下过煤窑,但主要在建筑工地上干活。


十面埋伏

这个秋天,风吹草欲燃
云朵捎来远处城市的雨滴
掠过你身上的山河,一草一木
掠过小土屋里的哭喊,渔网,小学堂
掠过翻开的书页,一个个墨点,一曲和泪写成的离骚……
只有梦越陷越深,它们穿着夏天简陋的衣裳
穿过童年饥饿的幻觉,带着未眠的迷醉来了
——这庞大的北方
你成了纺织工、建筑工、电工,洗碗工……
日子更像一种仪式,完成某种交接
火热的夏天走了,抽走了体温中的年华
生长的头发微染了秋天的寒气,它们不停叩问
这不可探测的深渊,这城市的水面
无数的影子走进,走出,交换眼神
像在搬运这个城市的秘密
而真相像另一些影子,在舌头间跳跃、围困
耗费了珍贵的词语,它们像子弹穿过临近而立之年的心脏
获取了某种话语权。逝去的村庄,一草一木,小土屋,小学堂
书页上的一个个墨点、泪滴,都醒了过来
举起自己,抵抗四处围堵的死亡:孱弱的青春
黑夜过后,是否会得到一个黎明
频频响起的叩门声,作为早已预知的命运
你必须打开门,必须打开
呼吸中隐匿的灯盏


寂之水
本名刘丽华,女,湖北阳新陶港人,生于1984 年,毕业于湖北技工职校。19 岁起辗转广东、浙江、江西等地打工,做过洗碗工、纺织工,在广东饶平某电池厂做包板工三年,现在浙江一家塑料厂做流水线统计工作。著有诗集《自画像》。


杨寨和杨在

我工作的地方叫杨寨
西秦岭南坡一条平常的夹沟
没有杨姓的居户也没有山寨
吸引我们到此的是一道金脉

我们的心思 我们的爱恨情仇
由炸药说出 它同时替我们说出
贫者无家别 久别胜离婚
也说出人有圆缺贵贱 此事古难全
炸药前面是死
炸药后面是生
我们这工作 类似荆轲使秦

我的伙计叫杨在
川西坝子上袍哥的后人
能吃肉喝酒 也能耐寂苦
头顶洋槐 白栎的八代落叶
如著作等身

我们每天紧衣束带
矿灯照耀昏暗的前程
对矿脉望闻问切
然后决定下刀的方寸

八百米深处的巷井像巨大的迷宫
让人想到虎头要塞和帝皇寝陵
在一条巷道尽头 我曾见到一群盗宝人
被毒气扑倒在地
他们的身体安静得像一堆矿石
他们的妻儿从口袋里的相片上出来
把他们的眼睛合拢

2011 年 9 月 我离开了杨寨和杨在
再也没有回去
据说 东面的山凹里竖起了酒旗
而西坡的亡幡已不堪拥挤
听说杨在一天跑得太快跑到了炸药前面
跑成了一团雾
他娘子从坝子上给我发来几回短信
说房后林子里夜夜有人哭
我没有回复

这些年 商洛山已很少下雪
不知道杨寨和川西坝子
是不是也一样
雪没了 冬天还在


陈年喜
陕西省丹凤县人,生于 1970 年,高中学历。至今当了十五巷道爆破工。上世纪 1990 年代开始写诗。

» 返回文章列表
Trevion 于 2016-5-15 6:56:15 说
comentou em 19 de agosto de 2011 ????s 10:04.                                                                                         Carj?a,i?n?? recebemos a sua pergunta, mas como s???£o muitas as d???ovidas para a Julia, ???? preciso ter um pouquinho de paci???ancia ;) http://ewqjguemv.com [url=http://gnmexj.com]gnmexj[/url] [link=http://palznf.com]palznf[/link]
Emma 于 2016-5-14 8:41:40 说
This evening while driving past a local Methodist Church the placard in front read, &#8220;wisdom is understanding that silence often adds more to a conversation than <a href="http://wsgimvd.com">sp82#ing&ke221;&#8a30;</a> Suprisingly, the wife didn&#8217;t appreciate it being pointed out.
Jaylen 于 2016-5-11 18:32:06 说
I&#8217;ve been a fan for a long time.  I love your ideas and your use of tools!  Repurposing + <a href="http://mahsuza.com">sc0lo&#823a;rfve</a> it.  It&#8217;s great to use what you already have instead of always buying more new supplies.  (Although I&#8217;m guilty of that, I admit.)  Thanks for so many great ideas!
Alex 于 2016-5-10 23:42:05 说
Ppl like you get all the braisn. I just get to say thanks for he answer.
我来说些什么
  昵称*
  邮件*
  主页
  验证码*

首页 | 关于我们 | 读图 | 订阅 | 广告及活动合作 | 活动 | 零食 | 联系我们

This site uses JT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