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世界 2015年6月297 期
 
艺术世界|策划
蔺佳、王懿泉、杨圆圆、陈冰雨、栾志超|责编

逛——《艺术世界》特刊,真正信号满格、零资费、零时差的全球漫游,再度不期而至。本期杂志,不设专题,取消栏目,讯号覆盖全球四大洲,动态捕捉艺术界的最强热点。艺术的漫游,是一幅由地理与资本双轨通道所勾勒的地图,它如此任性,又如此守矩。

正如网络消灭了物理距离,“逛”也将贯通全球 7 个时区的“全世界的瞬间”极速刷新、全景呈现。随时浏览,随意点击,无需订制计划,无意编织头绪,在激增的流量中,让我们更愉快地 safari。
54 56th Venice Biennale ╱ 第 56 届威尼斯双年展
她们的版图——女性艺术家在第 56 届威尼斯双年展

朱晔|文、摄


对第 56 届威尼斯双年展策展与组织,外间看法褒贬不一,经历了开幕期间 4 日密集的观展,我个人认为本届威双的亮点是女性艺术家。今年的参展艺术家中,女性艺术家所占的比例是 33%,男性是 54%,另有 13% 是混合选手。获得最佳国家馆金狮奖的亚美尼亚馆,策展人是阿德利娜·富士腾伯格(Adelina Cüberyan von Fürstenberg),最佳艺术家的金狮奖颁给了参加“全世界的未来”主题展的美国艺术家阿德里安·派普(Adrian Piper),但美国馆展出的资深女艺术家琼·乔纳斯(Joan Jonas)也获得了最佳提名奖,纵观全场,女性策展人和女性艺术家有着值得瞩目和难忘的表现。

我尤其偏爱绿堡花园(Giardini)的国家馆区,环境更舒展,展览与建筑以更融洽的方式给人以全方位的渗透。本文将介绍北欧馆、美国馆、瑞士馆,它们均位于绿堡花园,均由女性艺术家展出,她们的作品对身体、感官、直觉的把握,示意着一种不着痕迹的女性主义观照。


北欧馆:呢喃的声音,着迷的身体

今年挪威历史性地首次代表北欧馆独立参加第 56 届威尼斯双年展,借着这一契机,挪威当代艺术办公室委托现定居在挪威首都奥斯陆的非洲裔美国籍女性声音艺术家卡米尔·诺门特(Camille Norment)代表北欧馆进行展览。

诺门特的声音装置作品《着迷》(Rapture)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围绕在展馆内部和外部,横卧在地上或倚靠在展馆玻璃窗上的超大体积的白色窗框,这些白色窗框上的玻璃都已破裂,有些散落在地上,有些还在窗框内。这些碎玻璃暗示着声波的巨大威力和打破各种界限的可能性。第二部分是八个扬声器,播放着在两个音符间转换的 12 个女性声音,这些扬声器看起来就像超级大话筒,被固定在这栋由挪威著名建筑师斯威尔·费恩(Sverre Fehn)设计的建筑的房梁上,扬声器中的和声发出呢喃和低沉的哼响,带着些性暗示,回荡在整个空间,环绕着参观者。展馆的中央还保留了建馆时保留下来的三棵树,费恩为三棵树特地在屋顶开了孔,并把屋顶设计成水槽的样子,雨水可以流进来。第三部分就是诺门特在现场表演时使用的“玻璃琴”——这是由本杰明·富兰克林于 18 世纪发明的一种乐器,是一组放置于水平纺锤中的玻璃器皿,里面注满水,当纺锤旋转时,以湿润的手指摩擦玻璃会发出空谷回响般的飘渺的琴音。玻璃琴曾风靡一时,在当时这是一种以演奏空灵音乐而著称的乐器,但慢慢地,它被看作会把人带入到入魔的状态,还会把妇女带入到性兴奋状态,因而被教会禁止。

在诺门特与另两位表演者的现场演出中,诺门特演奏玻璃琴,哈沃德·斯卡塞特(Håvard Skaset)演奏电吉他,维嘉·瓦尔达(Vegar Vårdal)拉小提琴,观众体验到了声音和建筑物从屋顶投射进来的自然光线带来的某些神秘的力量。诺门特说:“这个作品不是关于破坏或痛苦,而是关于某些事被触动,就像你开心或害怕时的心潮起伏。”

在当代语境下,诺门特创造了一个多感官空间来探索这种当下的音乐张力,同时也体现了对音乐的历史,对当代概念下的和谐与冲突,对水、玻璃和威尼斯的光线的关注。这些光线和扬声器中发出的低迷的声响,产生了一种神秘的力量,或者说带着催眠性。“着迷”通过视觉、声音和这栋建筑本身对人的身体产生的影响进行探索,身体可以被声音刺激和感动,也会被声音所束缚,甚至强权也是通过声音来控制身体的。

诺门特把整个挪威馆当作了一个着迷与破裂、和谐与失衡的身体。她说:“声音,就其本质来说是渗透性的,是隐形的。纵观历史,恐惧总是和音乐对身体和思想的奇特影响相关。世界上大多数人认为音乐应该被控制,因为它可以达到与性和毒品相同的作用——特别是声音与女性的身体的关系——然而音乐也越来越多地被用作控制的工具,特别是在战争的理由下。”


威尼斯双年展北欧馆,2015


美国馆:镜像与重影

美国馆的女性艺术家琼·乔纳斯(Joan Jonas)的作品《他们来我们这儿没说一句话》(They Come to Us without a Word)代表麻省理工学院目录当代艺术中心(MIT List Visual Arts Center)参展,这是麻省理工学院第三次代表美国参加威尼斯双年展。乔纳斯以 79 岁的高龄赢得了本次威尼斯双年展最佳提名奖。乔纳斯是出身在纽约的多媒体艺术家,创作领域涉及影像、行为、装置、声音、文本和绘画。她是 1960 年代后期行为艺术的先锋代表人物,自 1968 年起,她开始探索看的方式、仪式的节奏和物体与姿态的权利。她自 1998 年起在麻省理工任教,现在是麻省理工的荣誉退休教授。

美国馆由五个小房间组成,乔纳斯以多视频、绘画、物品以及声音的组合,创造了一个多感官层次的氛围。文学一直是乔纳斯创作的灵感和源头,这个作品受到了冰岛作家哈尔多尔·基尔扬·拉克斯内斯(Halldór Kiljan Laxnes)对于自然的精神层面的描绘的影响。四个房间里各有两个影像投影——一个是代表每个房间的主题,另一个是幽灵的叙述,这个主线贯穿了整个展览空间。每个房间的墙上或顶上贴有很多童真的简笔绘画和一些风筝形状的装饰物。在每一个幽灵的叙述影像前面摆放着拍摄时用到的一些道具。四个房间的中间是一个圆形的厅,墙上放置了好些镜子,屋顶悬挂着一个古老的威尼斯水晶吊灯,地上还有一台老电视机,有一台投影仪把绿堡花园(Giadini)内部的一个影像投影到大半面墙上,同时也把那个大吊灯的影子投射出来,观众经过时会看到自己的身影在不同的镜子里出现,再加上影像和吊灯的影子的重叠,让人产生了一种身处舞台布景中间的感觉。在馆外还有一件作品,那是一些来自附近的切尔托萨(Certosa)岛上的树干,被铜丝紧紧捆在一起,呼应了本次展览的主题。

乔纳斯是在 2015 年年初在纽约开始筹备这个作品的,她举办了一系列的工作坊活动,参加影像表演的孩子年龄在 5 至 16 岁,背景影像是乔纳斯在加拿大新斯科舍省、纽约布鲁克林拍摄的,其中还包括了一些乔纳斯早期的影像作品。

乔纳斯的作品是对于为什么世界如此快速和激进地变化的探讨,但不是通过一种直接的或教导的形式,她的想法通过声音、光线、多视频的孩子图像、动物和风景给予了诗意的暗示。


威尼斯双年展美国馆,2015


瑞士馆:不自然的自然

瑞士馆的代表艺术家帕梅拉·罗森克朗茨(Pamela Rosenkranz)1979 年出生于瑞士乌里,她的作品是关于空洞的历史、政治和当代文化,它们如何改变了与地质时代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相关的哲学与科学。罗森克朗茨会使用一些具有专利权的图案符号——塑料矿泉水瓶、软饮料、拉夫·劳伦的乳胶漆、国际克莱因蓝、伊尔福德相纸、亚瑟士(ASICS)跑鞋,她强调这些看起来不自然的材料的“自然性”——它们都是人类活动的产品这一事实。当代资本主义驯化和商品化有组织地出现在企业标语里:斐济水(FIJI)——“没有被人碰过”;依云水(Evian)——“最重要的水域是你自己”;亚瑟士(ASICS)——“健康的心灵在健康的身体里”。罗森克朗茨以一瓶水作为自然的微缩版,它是健康和美丽的产品,可以从里而外地清洁人的身体,永恒的青春和纯洁的保存是美容的理想推销手段。罗森克朗茨说,如以此为据,传统绘画也是被开发出来的,就和矿泉水瓶一样也是纯粹的产品。

罗森克朗茨本次在展出的作品《我们的产品》(Our Product )是由:Neotene, Evoin, Bionin, Umbrotene, Albulis, Solood,Bactis……这些物质组成的。这些陌生的名字是构成我们熟悉的产品的原材料。这个能让观众深入其境的装置作品把技术、科学和产品开发的概念运用到一起,推翻了传统意义上的艺术概念。观众一进入馆内,即被光线、颜色、气味、声音,还有一些非物质性的物质(细菌和荷尔蒙)所迷惑。这些看起来如此纯洁和拥有永恒的美学特质,是以生物学为基础的,罗森克朗茨以历史和宗教作为比对,说明了在商业中传播的人类的图像有着生物学的起源。

罗森克朗茨把瑞士馆内最大的一个空间用塑料包起来,里面注入了被染色的水,颜色接近标准北欧人的肤色。这个颜色使人回忆起文艺复兴时期绘画中那些优美的人体,现在的广告领域证实,这的确是在生理性上引人注目的颜色。这个被注入水的空间,水平面被提高到人的视觉平视的高度,观众通过一个狭窄的通道后,看到的是满屋子粉嫩的水,电脑合成的流水声散布在整个空间,还夹杂着新生儿肌肤的气味,侵入到我们所有的感官系统。罗森克朗茨还把这个空间以外的所有地方涂成了翠绿色,这是一种涉及人类迁移、日照和营养学的自然历史的产物。不管安装在天井墙上试图混淆室内和室外范围的那一排绿色 LED 灯,还是带有生物学魅力的翠绿色墙面漆,进一步弱化了文化和自然的界限,声音和气味渗透到整个建筑物中。这个装置借用了古老的审美反射——它同时是艺术和商业文化的依据,但作品在人的认知上加以干扰。这种效应如同一种安慰剂,我们很难知道自己在这里的生理反应是单纯由想象引起的,还是说我们正经历的这种效应属于我们自身幻觉的产品和自然/文化的历史——亦是我们的产品。


威尼斯双年展瑞士馆,2015

***
除了北欧、美国、瑞士三馆,留给我清晰印象的还有英国馆的艺术家萨拉·卢卡斯(Sarah Lucas)、俄罗斯馆的伊琳娜·纳科霍娃(Irina Nakhova)。澳大利亚馆的菲奥娜·霍尔(Fiona Hall)据说也不错。相对于卡米尔·诺门特、琼·乔纳斯、帕梅拉·罗森克朗茨三者含蓄、内敛的表达,萨拉·卢卡斯是以一种挑衅、直白、幽默的方式阐述性别、死亡、性和日常的琐碎生活。伊琳娜·纳科霍娃的作品较难理解,但俄罗斯馆在开馆日第一天就被乌克兰艺术家占领,玩自拍。俄罗斯馆中的一个房间的确是玩自拍的上佳地点,虽然我没有现场看到乌克兰艺术家占领俄罗斯馆的场面,但在那里,我也帮我朋友拍了一些照!
» 返回文章列表
我来说些什么
  昵称*
  邮件*
  主页
  验证码*

首页 | 关于我们 | 读图 | 订阅 | 广告及活动合作 | 活动 | 零食 | 联系我们

This site uses JT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