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懿泉|文)从一个宏观的视野开始观察,当代艺术的发展,可以纳入到社会现实进程中进行考量:分析艺术与文化与社会与政治,彼此或几者之间的关系,可以为理解今天多元的艺术实践提供理解的入口。接着这个上下文,我们看到的是,在过去的三十多年里,中国当代艺术跟随国内社会现实的变化演绎出不同的状态,从抵抗的姿态变身成今日文化生活不可或缺的部分。想想,这个转身就像我们的经济增长一样,华丽。然而,来自艺术界内部的塑造和媒体对当代艺术的再现,都大多关心漂亮的形象,有意或无意,忽视了艺术发展中那些负面、消失、停滞、延误的案例。今天,国内的“艺术基础设施”在突飞猛进,美术馆和画廊,地产和艺术区,基金会和非盈利空间、拍卖行和博览会,以及没有提到的,都在继续建设这种“华丽”。这是现实。
在进程中的现实里,我们可以选择的是,停下来观看:纪实摄影定格的彼时彼地,人与物,还原了部分真实。我们的作者于不同层面开始写作,思考艺术的现实,提供他们各自的意见:陈果尝试调查的方式寻找成都上河美术馆的失败原因;何颖雅与张小船用创造性的写作回应家作坊的关闭;巢佳幸回顾了比翼艺术中心十二年的存在;李勇用饱含私人情感的语言回忆黄桷坪的往事;李耀从区域文化特征开始谈起广州双年展到亚洲双年展的变化;汪涤以历史角度简述艺术学院在上海的发展史。通过页面上的文字与图片,我们希望将现实在进程中释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