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代号说起
代号:aaajiao 中国上海|LEO XU PROJECTS 2015 年 1 月 16 日-3 月 8 日
aaajiao(徐文恺),“代号:aaajiao”展览现场,2015,LEO XU PROJECTS |图片提供
(王懿泉|文)对于这个展览的讨论,要从 aaajiao 这个代号开始说起。追溯回 2002 年,这个代号是艺术家徐文恺在一款聊天软件里的昵称,那时候国外的脸书(Facebook)和推特(Twitter)都还没有成立,中国全国能上网的计算机刚刚突破 2000 万台,但是互联网和新媒体技术每年的发展增速惊人,越来越多的公民开始成为“网民”。因而在信息爆炸的网络空间里拥有一个 ID 是一件必不可少的事情,对于徐文恺来说,aaajiao 这个代号是一个入口,能让他从一种状态进入另外一种状态,可以是从现实到虚拟,从生活到艺术,抑或反过来。于是他沿用了这个代号,其日后创办声音艺术网站(cornersound.com,2003 年)和新媒体艺术信息平台(we-need-money-not-art.com,2006 年)时都使用了这个名字,他的艺术家身份也不例外。在这样的背景下,LEO XU PROJECTS 为 aaajiao 举办的这次个展,至少从名字上看起来,显得具有回顾性和纪念意味,只不过 aaajiao 的个人实践跨越多个领域,包括线上博客写作、线下联合办公空间的运营,以及新媒体艺术创作,而这次的展览仅仅展示了这位艺术家近一年来的创作,因而只是表现了其复杂实践中的一个片段。尽管如此,展览仍清晰地给予了两个有趣的线索,一是艺术家处理虚拟和现实关系的手法,另一个是他呈现新媒体艺术的方式。
对于虚实,在今天移动终端可实时接入互联网的条件下,人们的现实生活时时刻刻都可以是在线的,因而可以随时随地登陆网络生活,很可能收到一条微信消息就能将一个人的状态从现实拨动至虚拟,或者在朋友圈分享一张风景照片的时候,现实景色就早已被数码摄像头虚拟成扁平的电子图像了。因此,现实和虚拟的关系变得太过于动态,以至于无从区分两者的边缘。回应如此的当代处境,aaajiao 为展览量身定制的装置《枯山水》显得格外恰如其分,作品汲取日本园林的灵感,却以并不自然的排列方式出现。与雕塑家对物质材料的敏感截然不同,作为新媒体艺术家 aaajiao 发掘形式的方法由数据和电脑开始,他先以程序运算出一个确定形状的椭圆体,再以不同角度和位置对其进行切分,变化出大小各异的虚拟三维物体,而后他将那些电脑中由数码生成的造型付诸生产,进而得到装置中这些形状奇特的黑色物体,仿佛园林中的怪石。然而,传统意义上的园林在 aaajiao 的营造里不曾出现,假山石的坚硬被海绵的柔软取代,所以山水只存在于对风景的冥想,或者对电子图像的沉浸。从电脑构图到制作完成,按照 aaajiao 自己的话来说,这件装置是现实中的虚拟物。
关于呈现新媒体艺术的方式,常看展览的人们脑中想必会有刻板印象:投影仪、电视机、或者高科技——对设备和科技的痴迷在很多时候超过了对艺术的追求。aaajiao 对这种痴迷保持着清醒认识,他特意在作品里使用的经过装裱的电子显示器让人感觉亲切,好像观众并不是在面对一块屏幕,而是对着家中墙上熟悉的画。对展览中的每一件无形的或抽象的作品,aaajiao 都进行了呈现方式处理,从而令作品在外观上变的具体,如不断用电脑算法演化地貌视觉效果的《有限的无限风景》配以了一副透明的亚克力边框,而表现云母截面的《物 4》镶嵌在木制相框里,于是,影像内容的数据感被框景于画框之内,异常和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