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世界 2014年11月291 期

艺术世界|策划
王懿泉、杨圆圆|责编


专题:《书》Book by

艺术家们将书籍视为一个特别的物件,也对书之结构及材料充满兴趣,选择书作为创作媒介,由此产生了“艺术家书”这一传统。本期专题围绕艺术家书,就其成型与外延展开讨论,将展现不同创意实践者对书进行的丰富创作。

陆平原:故事

故事
陆平原

责编_蔺佳


水彩

在水彩画中,陈即连是画得很不错的,传说他年轻时有一个怪癖,曾受到过谴责。他收集自己奶奶的眼泪,作为调和水彩颜料的水画画。为了搜集这些眼泪,他会故意骂他奶奶,把她搞得很伤心,哭泣后将眼泪用瓶子装起来。后来奶奶得老年痴呆了,已神智不清,普通的辱骂已完全不足以让奶奶哭泣,就开始动手打奶奶。家里的佣人看见陈即连把奶奶拖到屋外的柴房,用细条的柴火棍打她,奶奶在柴房中发出哀嚎,相当可怜。看得家人泪下,有人上前劝说,但是陈即连作为家里唯一的男性,没人能阻止他。再没过几年,奶奶就去世了。

陈即连当时的那批水彩画作卖得不错,后来听一个画商朋友说,他当年的那批用眼泪画的水彩,挂在别人家中一直都皱皱的,不能完全干燥,特别是阴雨绵绵的日子,水彩上的颜色都湿得往下流……


偷吃投影的虫

投影机投射的影像,也能成为某些东西的食物?听着有点莫名其妙,却有人真的遇见过。这种“虫子”大拇指般大小,好像从地缝中钻出来的,样子有点像壁虎皮肤的马。常常躲藏在投影的房间靠近影像的阴影处。它食量不大,被它吃掉的影像就好像少了个缺口,像录像屏幕中少了细细的一条,肉眼不容易看出来。重启就又好了。它吃的时候像螃蟹咀嚼的声音。录像屏幕多的时候,他们会两三只一起出动,偶尔在电影院中也会出现。


野山魈

山魈应该是一种类似狒狒的动物,但是我听说的这个故事里的山魈就很难解释到底是什么。

有个做雕塑的朋友前几年在一个高速公路边接了个城雕,为了安装这个雕塑他还住在附近村子里一阵子。村子也就是沿着山的几十个房子组成。为这工程他借住在一个农户家里,这个丧偶的农夫告诫他晚上别出去乱走,会被迷到山上去。

曾经有一年发生过一件很可怕的事,这个农夫晚上去田里灌完水回家,快到家门口的时候,看见自己的妻子站在家门口,腰板挺得很直,一动不动,随后就开始往山上走,走得非常快,农夫借着月光一边追了上去,一边叫喊他妻子的名字,他妻子头也不回继续朝前走,走得越来越快,与其说是走,更像在快速移动,她腰板直挺,而且脚都不像在走动,像平移上山的感觉。农夫终于追不上了,于是作罢,后来慢慢往山上走,看见一个小土堆,土很松,挖开一看,是他的妻子,但可怕的是她妻子已经死了,并且像死了很久一样,嘴里耳朵里全部塞满了泥。

村里老人都说她妻子是被野山魈迷了头脑,引上山埋了。但是农夫后来也搞不清野山魈是什么,他甚至不确定看见那个上山的身影是他妻子。


纸片

有个艺术家总是剪纸做作品,剪一些飞机啊,人形啊,还有一些动物啊什么的,经常密密麻麻地把这些剪纸做成一个个大场景。有记者采访他为什么做这些,他说这些纸片应该都是有生命的。有一次他和朋友去浙江西边的大峡谷宿营,晚上和朋友睡在帐篷中,朋友打鼾打得很响,他也似睡非睡地闭着眼睛,觉得尿急,就走出帐篷摸着黑来到距离不远的一棵树下方便,这时候风突然大了起来,吹得树林里的树叶莎莎莎的,听起来有点害怕,仔细听好像还不光是风的声音。怪声迅速变得越来越大,随风扑来的是一大片密密麻麻的白色小纸片,大概就指甲盖那么大,像下雪一样,被风席卷过来,这些纸片经过的时候发出那种千军万马奔腾的声音,白色的纸片在漆黑的月光下显得特别刺眼,从他身边飘过去,大概飘了5分钟左右,纸片居然全部都不见了,他们不会被卡在树丛中,或者地上,全部都吹没了,像是自己有生命在跑一样,声音也随之消失。后来他惊恐地跑回到帐篷中去。第2天,他的朋友告诉他,昨晚晚上做了个梦,梦见他们周围树上有个纸做的蜂窝,被他用石头砸下来,找了很久也没找到。


黑樟树

房产公司,在一个山坡上开发了别墅,为了让别墅畅销,在离别墅群不远处山坡上举办了大型灯光雕塑展,元宵当晚开幕。观众纷纷赶到这个离市区不远的郊外,成千上万名观众在山坡上游玩,堵得水泄不通。大约有几十个大型灯光雕塑作品,有的会动,有的周边有音乐喷泉,最高的大概有十多米,这些雕塑在灯光和音乐陪衬下通亮。

天气好好的,空中亮起几道闪电,雷声滚滚,所有的灯光在一刹那之间突然全部熄灭,上万名观众在一刹那间全部置身于完全的黑暗中,面对这一突如其来的事故,雕塑公园的工作人员有序地安排离场,观众互相搀扶下山。突然人群中有女孩尖叫:“有鬼啊!”,顿时人群开始骚乱,后面一片紧跟的尖叫。置身于黑暗中的观众在处于没有安全感的情况下开始推前面的人,前面的人群被推着下山,速度越来越快,后挤前涌,大约 20 分钟后,开始失控,大家都想尽快离开这人群但是无能为力,很多家人朋友被冲散,有丢失了家人的孩子在哭,甚至有弱小者摔倒躺在地上,上万个人在全黑的环境下要出来不是件容易的事,从慌乱到狂奔……数个小时过去了,公园门口警车救护车已停满,山坡上一片哭声,由于踩踏,伤亡人数几百名,造成了巨大的事故。

据统计,当晚死亡人数近百人,有老人有小孩,也有年轻力壮的……

3年过去了,有很多人淡忘了这件事情,公园成了晨练的好去处,有一次听一个老人回来说,再也不去这个公园锻炼了,问为什么,她说太吓人了:有一次她按照习惯清早 5 点多到公园的山坡上,准备在一棵老樟树下开始练太极,入秋的清晨 5 点天还没亮,空气很潮湿,正是练习的好时候。刚要开始,感觉树上沙沙的树叶一直摇晃,她抬头朝那棵巨大的像黑洞一样的樟树上看去,一排排脸色煞白的人坐在树上,大概有几十个,树的枝干上都坐满了,他们都面部朝下狰狞地盯着她看,有老人,有小孩,也有年轻力壮的……


玩声音

我一个玩声音艺术的朋友告诉过我一个事:有一阵在各大声音艺术论坛上广为流传的一个声音女艺术家因故死亡,那女子很年轻,要不是出了意外,绝对是个才华横溢的大艺术家。那阵子艺术论坛大家纷纷在纪念她。因为她的死太意外了,所以很多朋友不相信,觉得这绝对是个玩笑,有的朋友刚开始还照旧给她打电话,据说这电话还真接起来过,可是据她的母亲说电话也随着陪葬随她而去了,后来传说还不知情的远方朋友打过该电话,又说听到过她的声音,但是声音很模糊。我那个朋友硬是不相信,也试着拨过去,但是传来的是电话无人接听的信号,但过后好奇心理却一直驱使他去尝试,结果几十个电话下来, 还是无人接听。我的朋友也死心了,此后没有留意这个事。半年多过去了, 有一次晚上,朋友正打算上床睡觉,突然枕头下的电话响了起来,他不经意地拿起电话一看,妈呀,一身冷汗,这个号码居然打过来了!!!一下子没有反应过来的他不知道怎么办好,把电话拿着走来走去,不知是接还是不接,在犹豫之中,出于好奇,他屏住呼吸,接起了这个电话。对方是一阵很吵闹的声音,紧接着,变得非常空旷,非常阴森的感觉,回音很大,慢慢传来幽幽的哭诉声和杂音。朋友深知,那绝对不是有谁在开玩笑,声音一切是那么的真实又是那么的飘渺,他的第六感官告诉他,那真的是跟阴府之声的一次亲密接触,脊梁和拿着话机的手臂已经冰凉和接近麻木!当他清醒过来的时候,连忙用意识将电话按上关话键,才发觉,已经满头冷汗了。据朋友说:当初并不是害怕, 但是觉得自己好像从另一个世界又回到现实一样,那里面的声音,让自己像真的可以掉进去一样。他现在提到这个事还是有点在发抖。


图书馆怪事

这发生在美院的图书馆。当时正值90年代初,西方的艺术图书刚开始涌入中国,美院的图书馆引进了一部分,学生们如饥似渴地阅读着来自西方的“先进审美思考”,有一本画册传阅得特别厉害,好多年轻画家学习着其中的画风,但是又怕被别的同学也看见,于是他们会把书页中自己喜欢的部分撕掉。因为当时的信息闭塞,一本画册中的这些信息被删减掉之后确实不知其他人哪年哪月能看到那张画了。

没过多久,书就被撕得只剩下寥寥几张。因为书的事情,同学们没少争吵打架,院方强行调查制止这件事,最后撕书的责任都怪罪在一个农村来的同学身上,大家觉得他好欺负,就把最后几次翻书的他变成了替罪羊。

校方为了杀鸡敬猴,开除了这个同学。之后他和其他的同学也少有来往,失去了联络。

很多年过去了,美院发展得很不错,开始扩建校区,修建新的图书馆,引进新书,旧图书馆被拆除了。

后来的同学在新的图书馆中遇到一件很奇怪的事,据深夜在图书馆自习的同学说,经常会飞来一个纸飞机,却不知飞机从何飞来,学生因为害怕,将纸飞机交给在校多年的老师看,老师打开纸飞机看,正是当年那本画册中的某几页。


冯小青

一位中国学者当时在英国做访问,参观一个藏家的家。藏家收藏古董,也收藏现代艺术,两人聊得很开心,藏家说他有一张画,至今未弄清由来,只因画面怪异,又是明朝古画,他觉得是罕见之物,说完,就去把画拿了出来。

此画面是一个女人得肖像,这不足为奇,但奇怪得是此肖像中的女人是个腐烂了的尸体,脸上的肉几乎不完好,整个身体发黑蓝色,如此诡异的画实在罕见,藏家希望这个学者能暂且把画带回国弄清此画到底什么来历。

据他所知,日本浮世绘中有对于尸体腐烂过程的描绘,那大多是医用及科普或宗教所用, 但是中国以腐烂的头部为肖像主体的绘画实在难以考证。

回国后他从一堆古籍中找到一些缘由。书中说明初扬州有一少女叫冯小青,出生名门的大家闺秀,家中是朝廷大官,后来家道中落,15 岁时委屈嫁于富商成为小妾。18 岁肺病过世。因嫁给别人做妾,受到原配夫人的欺压,被软禁在一个孤宅中,时间久了时常照镜子,就爱上了自己的影子。小青的自怜和自恋是出了名的,在她写的句子中不无看出她对于自我的迷恋到达了变态的地步,也有记载说她曾经不断要求人给她画像,自我欣赏。

虽早年过世但是留下了些诗词歌赋,因其独特的遭遇,又有一些才艺,后来被一些文人追捧。吴先柳就是当初追捧她的人之一。 吴生因膜拜她已久,朝思暮想,却没能和小青见上一面。冯小青去世 5 年之后,有一天在家中书房,挑灯夜读,一个女人在窗外吟诗:“冷雨幽窗不可听,挑灯闲看牡丹亭。人间亦有痴如我,岂独伤心是小青。”吴生问:“是谁,为何念小青的诗,是人是鬼?如是小青的话请与我来见一面吧。” 那女的不一会儿就出现在吴生的背后,脸蛋俊俏,身材娇小,但是一身寒气逼人,脸色苍白,她说自己就是去世的小青。两人借着火烛开始聊开了,从诗词到戏曲,无话不说, 这时小青已经坐在了吴生的大腿上。两人聊得相见恨晚,就差鱼水之欢了,于是吴生自然把手伸进小青的衣服里……就这样,他们三五天一聚,都是在深夜,每逢清晨天亮,他们依依惜别。小青嘱托“下回我再来,给我画张像吧。”虽说小青是鬼,但由于崇拜,吴生也毫不在意。但是家人却开始察觉不对劲了,吴生脸色一天比一天黄,人说与鬼缠绵会折阳寿,吴生也如此,家人决定找来道士做法,乘吴生不在的时候在门上贴了个符咒。一晚小青又来了,刚进屋就变得狂怒不止,像换了个人一样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和面容。脸部的肉开始坍塌,头发凌乱飞舞,挣扎之后剩下一身烂肉和一副黑骨,她跪在地上对吴生哭道:“我那么信任你,你为何加害于我。”吴生也跪下解释称自己完全不知道符咒的事,这绝对不是自己的本意,此时小青已经快化成气了,吴生赶紧撕下符咒,小青才得以脱身,哭着消失在黑夜中。从此就再也没有来过。

吴生日夜思念,想起还有一幅画的心愿未了,就疼惜不已。又一天半夜,吴生梦见小青在自己的坟前说:“如果像你所说那样爱我,就去给我现在的样子画像,以表诚心,画完了我自然就会原谅你,会回来找你。”于是后来吴生去挖了小青的坟,把小青的尸骨背了回来,藏于床下,到夜里就会继续给她画像。

两年后吴生中了尸毒,全身长满烂疮,病故于家中,只留下若干这样的画作。

调查到这里,明白这画的来历了,学者松了口气。半夜他合上书,伸个懒腰,准备给藏家写个文章报告此事。这时,门外传来一个女人幽怨的声音:“冷雨幽窗不可听,挑灯闲看牡丹亭。人间亦有痴如我,岂独伤心是小青。”……

» 返回文章列表
我来说些什么
  昵称*
  邮件*
  主页
  验证码*

首页 | 关于我们 | 读图 | 订阅 | 广告及活动合作 | 活动 | 零食 | 联系我们

This site uses JT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