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 年年末,上海当代艺术馆举办了“草间弥生——我的一个梦”个展,它的记忆尚未消散,它所创下的艺术家个展中 30 万人次入场记录与 1500 万元门票收益的现象级记录,更是让人叹为观止。然后,倘若还有机会与草间弥生的作品重逢,想必观众们仍旧难以拒绝。毋庸置疑,这位叱咤当代艺术圈与时尚圈的“波点女王”,她的号召力总是能够战胜观众的抵抗力。基于前一次的成功经历,大田画廊(Ota Fine Arts)再度豪爽地把 20 余件草间弥生的作品带至上海。其中,不乏有在上海当代艺术馆引爆轰动效应的原件作品,《无限镜室——灵魂的波光》就是典范之作。这件互动体验式的大型装置,让观众心甘情愿地排起“长龙队”,只为了踏入幽闭的密室一探究竟。悬浮空中的五彩光点,在镜面与水面的多重反射之下,无限循环,无限扩散,让人犹如置身于浩无边际的宇宙一般,被无数的星点环抱着,如梦如幻地任凭意识在幻象中处于失重状态。
另一位同为日本艺术大师的宫岛达男,也善于运用电子光学效应来酝酿艺术体验。巧合的是,此次现身上海的大型装置《HOTO》同样是再度莅临中国的经典之作——2011 年,它亮相于北京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的“宫岛达男:无形无常”个展。这件高达 6 米的塔状装置,是由钢铁、镜面和闪烁着阿拉伯数字 1 到 9 的 LED 计数器组成的电子雕塑。乍看之下,这座玲珑之塔宛如霓虹缠绕而尽显珠光宝气,稍作细思,就会发现忽闪忽灭的数字在观众的视网膜上刻写下了哀伤与忧思。据宫岛达男本人介绍,这件作品的灵感源自日本的小乘佛教。佛塔从人世间破土而出,带着慈悲升向天空,俯视着凡尘俗世的一切缘起与幻灭,仿佛哀叹着人生短暂而世事无常。
相比于用当代的多媒体技术实现形而上学意象——草间弥生模拟着宇宙,宫岛达男追问着尘世——比尔·维奥拉则更愿意把他的艺术聚焦在人的身上,尽管他的作品同样笼罩着浓郁的宗教氛围与人文关怀。2012 年,位于原法租界老洋房内的上海 James Cohan 画廊推出了“不可言说——比尔·维奥拉”个展,具有历史沉淀感的建筑与西方艺术的人本主义精髓相得益彰,让观众得以静心观赏,从视频的人物特写里沉潜到自己的精神世界。他的镜头为简洁,以特写的方式传导出质朴而有力的诗意,如何在物象的简单中寻求到意义的丰富性,这恰恰是比尔·维奥拉独具魅力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