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瑟王设立圆桌 在布列塔尼流下许多传说。 勇士们围桌而坐 同样高贵平等。 他们均匀地坐在桌旁, 享受平等的礼遇。 ——瓦斯(Wace),《不列颠传说》,十二世纪 这是一个从中世纪流传至今的传说。由于战争连年不断,亚瑟王劝说宫中的勇士出发寻找曾经盛过耶稣的血的圣杯,期望信仰与和平能重现人间。骑士们经历战争、苦难、爱情、猜忌、死亡的考验,最终带着荣誉回到亚瑟王的宫殿。亚瑟王在一张圆桌上设宴款待英雄,每一个人都受到同等的礼遇和款待。当骑士迦拉(Galaad)在“吞噬神座”上坐下——只有最纯洁的灵魂才不会被座椅吞噬,天使托出圣杯。从此,象征着平等和圆满的圆桌成为西方最具影响的文化符号之一。 2010年起,《艺术世界》将分别邀请二十四位法国文化界的“骑士”,他们或为著名艺术场馆的负责人,或为艺术家、评论家、思想家…… 他们与主持人一起,分别就十二个主题展开思考讨论,以沉着、勇气、智慧和激情共同寻找艺术的圣杯。
嘉宾:让-皮埃尔·安格雷米(Jean-Pierre Angremy) 贝尔纳·戈茫(Bernard Comment) 时间:2009年12月11日 鸣谢:巴黎中国之家(Maison de la Chine ) 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院(Ecole Nationale Supérieure des Beaux-Arts)
ArtWorld:罗马法兰西学院是法国历史最悠久、地位最优越的艺术文化机构之一。让-皮埃尔·安格雷米先生,您是否能向我们简单介绍美迪奇宫和罗马法兰西学院的历史? 安:对我来说,那里是一片乐土。1576年,费尔迪南·德·美迪奇(Ferdinand Dei Médicis)红衣主教买下一幢位于罗马品丘山上的小官邸,决定将它改建成一座艺术圣殿。他从意大利各地收集数十种古老的大理石装修宫殿的正面,又请著名画家祖奇(Zucchi)绘制壁画,将它装饰成罗马乃至整个意大利最美的宫殿之一。后来,美迪奇红衣主教成为托斯卡纳地区大公,宫殿渐渐受到冷落。直到1803年,拿破仑买下这座宫殿,并决定将罗马法兰西学院迁到此处。 在普桑(Poussin)的推动下,罗马法兰西学院成立于1666年。目的在于通过严格的考核,选拔一批优秀的画家、雕塑家、建筑家,在法国政府的资助下来到罗马学习意大利艺术,法语中“领取津贴的艺术家”这个单词就是由此而来。1803年,这座文艺复兴时期宫殿的命运和罗马法兰西学院的命运联系在一起。在接下来的一个半世纪中,罗马法兰西学院的体制没有太大变化。1969年,法国文化部执行 “马尔罗改革” 计划—尽管当时马尔罗已经不是文化部长,更改选拔章程,并为这座古老的文化机构赋予新的使命。 ArtWorld:贝尔纳·戈茫先生,作为一名曾经在罗马法兰西学院生活过的艺术家,您能简单介绍考核的过程,以及学院的生活情况吗? 戈:据我所知,施行“马尔罗改革”计划之前,进入罗马法兰西学院的考试十分严苛。候选艺术家必须在固定的期限内封闭创作并提交作品,只有获得罗马奖的人才有资格去美迪奇宫。当时的生活也比较枯燥,艺术家必须在罗马逗留三至四年,主要任务是替法国政府复制意大利艺术作品,因为意大利一度被视为西方文化的中心。 “马尔罗改革计划”削弱了这个机构学院派的一面,使它更现代。我了解的是改革后的考核制度和生活情况。首先,罗马奖被取消,年龄在25至45岁之间的艺术家都可以提交申请,列举个人以往的艺术创作成果,并草拟一份书面创作计划即可。当然,候选人必须掌握一定的法语和意大利语,创作计划最好与罗马有关。但是,我发现艺术家来到罗马以后可以自由创作,并不拘泥于事先拟定的计划。 有人觉得在美迪奇宫这么一个风景如画的地方,随便逛逛就可以打发日子。但是,所有在美迪奇宫的艺术家都玩儿命地工作,所有人都意识到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是法国政府送给他们的一份厚礼。 安:我补充一点。事实上,罗马法兰西学院包括两类享受国家津贴的艺术家,第一类被称为创作型艺术家,包括画家、雕塑家、建筑家、音乐家、作家、摄影家等,甚至还有过厨师,他们占总人数的三分之二;另一部分则是研究型的艺术家,包括艺术史专家和文物维修技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