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万里 Sindy Koo | 编译 路易威登 | 图片提供  斯普劳斯作品
有人说安迪·沃霍尔定义了20世纪60年代的纽约气质,70年代是伍迪·艾伦,而斯蒂芬·斯普劳斯则用他火星味、朋克范儿以及融合了街头涂鸦的另类时装设计诠释了20世纪80年代。 时尚界从来不乏传奇人物,70年代伦敦设计师薇薇安·韦斯特伍德让朋克变成时尚,人称“朋克教母”,而大西洋彼岸的斯蒂芬·斯普劳斯丝毫不逊风骚,他身兼时装设计师和涂鸦艺术家,个性嬉皮,做派酷似摇滚明星。历数其结识并合作过的一票大腕,其人禀性亦可见一斑:“性手枪乐队”的孬种席德·维瑟斯(Sid Vicious),“朋克教父”伊基·波普(Iggy Pop),“枪炮玫瑰”的主唱埃克塞尔·罗斯(Axl Rose)等。 如同他所结交的这些叛逆之徒们,斯蒂芬·斯普劳斯一身颓劲,充满叛逆想法。他曾与美国街头绘画艺术家基思·哈林(Keith Haring)合作过以耶稣为主题的抽象涂鸦作品。他还为“金发女郎乐队”主唱黛比·哈瑞(Debbie Harry)设计过专辑封面。虽然出入豪华社交场所,斯蒂芬实则内心焦虑,每天三包香烟,如自毁一般度日,50岁即死于肺癌,堪称传奇。而斯蒂芬·斯普劳斯传奇般的一生已被罗杰·帕蒂拉(Roger Padilha)和莫里塞·帕蒂拉(Mauricio Padilha)写进了两人合著的《斯蒂芬·斯普劳斯传记》。 斯蒂芬·斯普劳斯自70年代步入纽约时尚界,跟在美国70年代时尚代表人物侯司顿身后。他曾经设计过一款名为“节省”的裙装,因其在奉命设计裙装时曾将裙布剪去一大截,惹得侯司顿心疼地大喊“节省点!节省点!”80年代早期,他将高级定制时装与街头时尚结合,并在服装和艺术作品中加入涂鸦,构成其显著的个人标志,被公认为20世纪80年代纽约最具创造力的时装设计师。不过在此期间,他的事业并非一帆风顺。1985年,就在事业如日中天时,斯蒂芬·斯普劳斯却对外宣布破产,令人费解。 、 1998年,不谙商业之道的斯蒂芬的服装生意又黄了,讽刺的是,在古董店他设计的时装让人趋之若鹜,高价难求。美国纽约地铁满是涂鸦的时代呼啸而过,霹雳舞风靡的青春已逝,极简抽象之风盛行的时尚设计界还看好斯蒂芬吗? 2001年,我们在T型舞台上找到了答案,他和马克·雅可布一起将老于世故的路易威登进行了先锋性的革新。凭什么?就凭他自信满满的“涂涂画画”。以满载涂鸦设计Monogram行李箱的行李员开场,每位模特都身着玫瑰图案服装,手拎带有斯蒂芬潦草涂鸦的手袋走上T台。仅仅几周后,所有路易威登专卖店内的涂鸦手袋就被抢购一空,受到收藏者的狂热追捧。斯蒂芬用带着叛逆的涂鸦语言再一次把人们带入了专属于他的朋克摇滚世界,华丽中散发摇滚的不羁感觉。就像成功后的他却对媒体嘟囔:“我永远不会为大公司工作,永远。” 极具煽动性的“涂鸦手袋系列”成为当年最热卖的产品,标志着设计师和手袋奢侈品制造商之间的首次成功合作。无论如何,斯蒂芬都应该为此而高兴,毕竟对他而言,让涂鸦艺术走进大众才是最关键的。 继与LV成功合作后,斯蒂芬曾相继与Diesel牛仔裤,Target时装店,以及Knoll纺织品牌合作,努力地在各个领域画上自己的记号。2003年9月,他出现在联合广场上,想把涂鸦画在飞机上。遗憾的是,他的心愿并没有完成就去世了。2004年3月10日,他的25个朋友在新泽西为他举行了葬礼,为他的棺木绘上了涂鸦。 为纪念已逝的斯蒂芬·斯普劳斯,纽约SOHO区的戴奇画廊(Deitch Gallery)推出了一场名为“火星摇滚”(Rock on Mars)的斯蒂芬·斯普劳斯作品回顾展,打造了一个属于斯普劳斯的摇滚未来世界。 这次展览还推出了斯普劳斯诸多不为人知的作品,比如斯普劳斯以摇滚明星为背景创作的绘画作品,包括《成堆的扬声器》(Stacks of Loudspeakers),《脱掉裤子的席德·维瑟斯》(Sid Vicious with His Pants down)以及《伊基·波普十字架》(Iggy Pop Crucifixion)等,都是首次亮相于公众面前。另外,展览还播放了他的时装秀的录影片段,展示其为Knoll设计的织物及家具,以及他最具影响力的50个时装造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