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吴爱达 文
所谓经典,就是愈经过时间的浸淫,味道就显得愈醇厚,影响力亦愈深远。史上最好的漫画是哪本?每个漫画迷都有不同的选择,你的少女漫画与他的武打作品,他的樱木花道与我的小甜甜,无从比较。然而感性的喜好却敌不过理性的数字,以漫画迷血汗钱堆砌出来的销量,足以证明这个漫画界是没有“叫好不叫座”这回事。
也许世上没有“最好”的漫画,但肯定有“最畅销”的作品。再版再版再再版,平装精装加上文库版,全套42册,已翻译成超过四十个国家的语言,正版书的总销量超过3亿本,背后牵连的跨界别经济产业,估计总价值达数百亿港元,而且数字还继续飙升。好莱坞电影版于今年3月上映,相信又会是另一番盛况,这里要说的,就是《龙珠》。
真实销量是个谜
《龙珠》肯定是史上最热卖的漫画,但实际销量却是个谜。在80年代初期,日本的软文化已雄霸全球动漫市场,但海外最主要的东南亚市场却压根儿没有版权概念,市面充斥了粗制滥造的盗印版本。日本人虽然注重知识产权,对翻译内容与包装亦同样执着,但他们只能完全控制国内情况,若涉及到别国的法律政策,若没有实权在握,也只能旁观或提出抗议,粗劣的盗版漫画肆意地遍地开花,成为漫画迷开窍时期的幸福时光。
《龙珠》于1984年至1995年连载,出版初期,正是全球漫画的混沌期,翻版事业进入战国时代,《龙珠》以救世主的姿态降世,是各间出版社的王牌主打书刊,从纸质粗劣的周刊到完全模仿日本包装的精装本,同一时间有5至10种不同版本出版,疯狂拥趸甚至会一一收集。进入90年代,不少地区开始兴起正式授权的日本漫画,而版权法亦渐趋严谨,个别城市的翻版漫画甚至被灭绝了,而《龙珠》就是加快漫画事业“拨乱反正”的功臣。
正版的《龙珠》于1992年在香港出版,当时的翻版书已出到约20多期,大家都以为正版不会太畅销,但市场似乎低估了漫画迷追求完美的心思,加上在大量精品、闪卡和卡通片的推波助澜下,正版漫画甫推出即卖断市,需要再三重印,据说首期的总销量达30万册,打破了香港漫画的销售纪录。
全套42册的《龙珠》,在日本卖了接近2亿本,而全球正版的销量则超过三亿本,至于那些翻版再翻版,可能又是正版的数倍,所以这部漫画的真实销量,大概是集齐七颗龙珠都数不清了。
跨世代的集体回忆
《龙珠》的故事主线十分简单,话说娜美星人(天神)创造了七颗龙珠,上有一至七颗星的标记,只要集齐了,就可呼唤龙神然后许愿,愿望达成后,龙珠就会变成石头四散,1年后才可再次收集。龙珠成为正邪人士争夺的对象,有人追求统治世界的权力,有人梦想得到永恒的生命……经过连场激烈的打斗,地球终于回复平静。
主角孙悟空是来自太空的撒亚人,该民族生性凶残好战,悟空是被派来地球杀尽人类,但因头部受了伤而忘记了“使命”,反而成了正直善良的地球保卫者。悟空以光明磊落的心去面对不同的难关与对手,他不断地奋斗,只为了挑战自己的极限,并且一次又一次拯救了全世界。
这个典型的邪不能胜正的故事,成为80至90年代青少年的共同回忆,就算不看漫画,总会看过电视卡通片;就算没看电视,也总见过电影动画的产品;就算不爱看动画,也总记得在周星驰电影《唐伯虎点秋香》里,星爷曾使出“龟波气功”,那是孙悟空的拿手绝技。还记得90年代大红大紫的郭富城吧?他那个像“开叉冬菇”的经典发型,一时间成为亚洲青少年的典范,而《龙珠》中的一个角色“杜拉格斯”,就是蓄了那个发型,当年不少从不看格斗漫画的少女,也暗暗储起杜拉格斯闪卡,当中只因一个字──“型”!漫画里的角色造型或用语,扩散得太广了,都逐渐成为现实世界的共通语言。
若认同世界上是有天才,创作《龙珠》的漫画家鸟山明肯定是漫画天才中的奇葩。他出道初期的作品《IQ博士》,早就是家喻户晓了,而《龙珠》则让他更上一层楼,以至成为传奇。这部漫画当然不会是单纯的格斗故事,鸟山明的作品中,总有一种不经意的幽默感,而《龙珠》初期的故事风格近似《IQ博士》,轻松有趣而且充满创意,而两本漫画的角色场景在第七期crossover的场景,还是小孩子的悟空为追赶坏人而追到天神村,与小云和小吉联手对仇敌,令读者看得会心微笑。

漫画家的无奈
对于动漫产业来说,《龙珠》就像能够实现愿望的宝物那样珍贵。从来没有一套作品可以对娱乐事业带来如此巨大的影响,正因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应,漫画创作已不是个人的事。据说鸟山明早就想把故事结束,他在书页致读者的话中,已不止一次强调自己是怕沉闷的人,觉得可以维持画一个故事这么久,是不可思议的事。第33期书页中,鸟山明这样说:“不知大家能否想象,在周刊内负责长篇连载是多辛苦的事情,从《IQ博士》到现在的《龙珠》,我已不断工作了13年连载。现在的我已感到了精神和体力已到了一个接近不能再支持下去的地步。我本身就不是一个有恒心和毅力的人,所以,为着自己和我的家人,我正考虑短期内将工作量减轻。”
鸟山明需要考虑的,除了家庭和体力,还有《龙珠》背后牵涉到的庞大利益,可不可以减轻工作量,可不可以把故事完结,已不是一个轻易的决定了。按故事脉络,《龙珠》其实应在35期,或更早以前就该完结了,当时孙悟空与人造人斯路对决,对方自爆时,悟空牺牲了自已,完全死了!而该期的题目是《再见!战士们!》,悟空在封面对着读者说“goodbye”。但道别以后,故事却没有完结,超级撒亚人之上还有超超级撒亚人,对读者来说,仍是有一定刺激性,也是一种情意结的安慰剂。但对充满创意而且“怕闷”的创作人来说,会否是一种折磨?悟空还得“死而复生”,继续战斗,但作者的斗志,却变得半死了。
无奈吗?也许是吧,正如漫画中的龙珠也有不能达成的愿望,何况是现实世界呢?鸟山明的画功与创意为读者带来重重惊喜,但纵是天才亦有不能从心所欲的时候,当他决定要结束故事时,曾对读者说:“因我想工作舒服一点及可按自己意思画新的漫画而作出这决定。”终于,在1995年5月,《龙珠》第42期完结了,鸟山明在末页留言:“事实上,我早已有结束它的打算,但由于各种因素的关系,突然在今期宣布结束,请各位见谅。”
自此以后,鸟山明再也没有长篇连载,只有零散的短篇或单元作品,亦不时为电玩游戏设计角色造型,从那些画功和角色造型,都在显示这位漫画家非但没有退步,反而是显得更圆熟,视野亦更广阔。期待某天,他喘息够了,能继续造福读者吧。
25年前的作品,经过岁月洗礼,至今仍历久常新,终于要变成荷里活的真人版大片了。是时候把尘封了的漫画拿出来重温,当年的龙珠迷,懵懂小孩都变成社会中坚分子,青年都变成中年人了,重新翻阅这部漫画的心景,是否仍保持着当年那颗热血与纯真的心?如何向新一代的龙珠迷诉说当年的热潮呢?多少人曾经被孙悟空那份自我挑战的执着感动过?四分之一世纪以后的《龙珠》,就像能实现任何愿望的龙神一样,召回曾经青葱的心情,抽屉里的闪卡,还在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