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02 年夏天,余友涵和学生去沂蒙山区写生,本应该带上画笔颜料,但余友涵决定用相机把沂蒙山区风景拍摄下来带回上海。做为一名长期与当代艺术圈保持距离的画家,接下来的几年中,余友涵更倾心于在家中描绘照片上和记忆中的沂蒙山风景,在看似平凡的景致里寻找精神上的宁静。 余友涵︱文、图片提供 八十年前杜尚用小便器向艺术宣战,我理解他反对的是艺术的狭隘。今天新的狭隘又形成了。一味求新的艺术多了观念,多了奇异,却少了价值。诚实让位予机巧。 艺术的可贵之处是自由,我有权做出选择。 离开了城市的浊与闹,在蓝天与纯厚的人民之间,我非常愉快。  《沂蒙山 18》,余友涵,约 140×120 cm,丙烯,画布,2005
 《沂蒙山 05》,余友涵,240×150cm,丙烯,画布,2002
 《沂蒙山 24》,余友涵,153×113cm,丙烯,画布,2007
|